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犹太文学

犹太文学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19 03:48:01

犹太文学

犹太民族使用犹太语言创作的文学作品。犹太民族历史的特殊性导致了犹太语言的复杂性。尽管希伯来语是犹太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语言,但早在罗马人征服以前,犹太人就开始使用希伯来语以外的其他语言了。在这些语言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阿拉米语。犹太人被罗马人征服后,开始散居世界各地,他们的语言因居住地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犹太语言有:犹太—阿拉伯语、犹太—贝尔伯语、犹太—波斯语、犹太—希腊语、犹太—意大利语、犹太—葡萄牙语、犹太—普罗旺斯语、犹太—法语、犹太—西班牙语(即拉迪语)以及意第绪语等。有什么样的语言,就有以该语言为媒介的文学。不过,这些语言大多有较大的区域局限性,其相应的文学也就因此而受到限制。在犹太人所使用的各种语言中,希伯来语、意第绪语、犹太—阿拉伯语、拉迪诺语使用面较大,通用性较强。使用这些语言创作的文学也就自然成了犹太文学的主体。然而,这几种文学有很长的时间延续性和很广的空间涵盖面。与其他民族文学相比,它们不固定在某一个特定的国家或地区之内,而是存在于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

犹太文学的分期、分类为:

早期文学(约公元前1000—公元500) 其中包括:经典文学、诠释及哲学、历史文学和《塔木德》文学。

1. 经典文学。最早出现的犹太文学是以《圣经》为代表的经典文学,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圣经》、《次经》、《伪经》、《死海古卷》等。这些作品主要用希伯来语写成,部分使用了阿拉米语及其他当时在巴勒斯坦存在的语言。作家姓名大多不详,留存下来的是经过后人编撰、加工的版本,一般认为是古代犹太人的集体创作。《圣经》文学出现的时间最早,影响也最为深远,约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有部分章节问世,尽管整个文本在公元前3世纪基本确定,但版本的最后确定却在公元90年。《次经》中的作品写作年代不一,其中一部分与《圣经》中的故事同时产生,但成书年代晚于《圣经》,收录的是《圣经》以外的作品。《伪经》收集的是《圣经》和《次经》以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死海古卷》除包括上述三经的部分抄本外,主要是当地犹太社团所写的文献。(参见“希伯来文学”,“圣经文学”等)

2. 诠释及哲学。随着《圣经》文本的确定和其他语种译本的问世,一批对此进行不同规模诠释的作家和作品开始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犹太学者、哲学家斐洛和他的作品。斐洛曾撰写了对《圣经》前5卷和摩西法的系列诠释,遗憾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保存至今。他的主要贡献在哲学方面。他试图以将希腊文化和犹太文化结合在一起的观点解释犹太的神学观念和哲学思想。

3. 历史文学。在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之间,有大量论及犹太史方面的著作问世。其中最著名的是犹太史学家约瑟福斯·弗拉维的作品。他撰写的7卷本《犹太战争史》和20卷的《犹太古事记》不仅是著名的史学著作,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这一时期,其他著名的史学家还有太巴列的尤斯图斯、德米特里、欧波利默斯等人。不过,尤斯图斯的作品已全部失传。这些作品中,已有相当一部分不再是用希伯来语写成,而是用阿拉米语(如《犹太战争史》)或当时通用的希腊语(如《犹太古事记》)写成。

4. 《塔木德》文学。《密西拿》是这一时期最早出现的一部重要作品,由乌沙犹太教公会首领犹大亲王在汇集前人,特别是许多卓越拉比的文集编纂而成。《密西拿》虽然是作为当时犹太教口传律法总集面目出现的,但犹太民族在那一时期的生活、习俗、思想、情操等均得到了一定的反映。该作品用纯洁而有力的希伯来语写成。《革马拉》是继《密西拿》之后的一部重要作品,是对《密西拿》的补全和诠释。后来的学者将这两部书集合在一起,编成一部更大的书,称为《塔木德》,以应付犹太人,特别是散居海外犹太人所面临的新情况和遇到的新问题。

《塔木德》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版本:第一部叫《巴勒斯坦塔木德》(又称《耶路撒冷塔木德》),出现较早,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完成;另一部叫《巴比伦塔木德》,出现较晚,到5世纪末才编纂完成,是内容较为完善的一部。《塔木德》与《圣经》一样,不仅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一部传世文学著作,艺术再现了巴勒斯坦和巴比伦犹太人1000年的生活,《塔木德》文学阶段的最后一部重要著作是《哈加达》。从犹太教角度看,它也是犹太民族“口传律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内容和版本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别,最早的出现在6世纪,最晚的出现在12世纪。从文学角度看,它已属于犹太教拉比文学的一种形式,包括传统、箴言等不同体裁的文学形式。

中世纪文学(600—1750) 对于犹太民族而言,中世纪的历史几乎长达1200年。这一时期,犹太人不断遭到各种迫害和驱逐,整个民族处于一种流动状态。每当他们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遭到迫害和驱逐时,他们就会设法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继续生存下去,其结果便是犹太文化中心的不断转移。犹太文学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活动中心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巴比伦、北非、西班牙、普罗旺斯地区、莱茵河畔的法德地区、意大利以及东欧都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犹太文学活动的中心。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的犹太文学取得了相当成就,出现过一些引人注目的文学“黄金时期”,然而,就个别地区或阶段而言,则大起大落,很不平衡。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在文学领域,如同在其他文化领域一样,存在着犹太社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出现的文学活动往往会影响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学活动。这一影响在早期主要循着这样两条路线发展:第一条路线是从巴勒斯坦到意大利,然后再进入法德及周围地区;第二条路线是从巴比伦开始,经过北非再到西班牙等地。

中世纪犹太文学的特征,和经典时期犹太文学一样,包括几个不同的层次。以宗教为主体的文学传统占据着这一时期文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大部分作品不是对《圣经》、“口传律法”一类经典的评注和诠释,就是围绕犹太神学、哲学思想发展而成的哲学著作或神秘主义著作,或者是以宣讲礼拜仪式、犹太教教义的诗歌。以世俗生活为体裁或主题的诗、散文、科学著作也时有出现,但总体上只能看作是建立宗教传统框架基础上的犹太文学的点缀之作。

1. 经典诠释。这一时期,不仅经典诠释有了较大的发展,诠释的方法也在发展中出现了四大流派:字面法、诠释法、比喻法、神秘法。涌现出一批著名诠释家,如拉希、梅厄、埃兹拉、迈蒙尼斯、拿马尼德斯、列维、亚伯班尼尔等人。这些学者的著作无论是在遣词造句、行文结构上,还是在思辨、文采上都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可称之为传世佳作。

2. 诗歌。从纯文学的角度看,中世纪犹太文学的最高成就无疑是诗歌创作。在阿拉伯文学以及后来出现的欧洲文艺复兴文学的影响下,以《圣经》文学为传统的希伯来语诗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一时期的诗歌主要在两个方面得到了发展:一是以宗教为题材的礼仪诗,二是以生活为内容的世俗作品。宗教礼仪诗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作者的人数上都占据多数,是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主体。其中不少诗歌逐渐成为一些犹太节日庆典中必吟篇目。有相当一部分上乘之作随着祈祷书的出现,收录进册,成为人们至今仍在吟诵的不朽之作。反映世俗生活的诗歌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增多,特别是在11—14世纪的西班牙更是得到较快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诗人,造成流散时期希伯来文学的“黄金时代”。象哈列维、哈—纳格德、埃兹拉等著名诗人都留下了传世之作。在意大利,犹太诗歌也得到了发展,除了在13世纪享有盛誉的里姆斯基外,在17世纪中叶还涌现出蒙戴拉、法朗西斯兄弟和扎库托等有影响的诗人。这一时期,不仅诗的题材、内容得到了发展,诗的艺术手法也有较大的提高,除了希伯来诗歌的传统形式并行体外,诗人更多地使用贯顶法、离合体,韵脚和节奏趋于明朗,第一次成为希伯来诗歌的重要特征。

3. 拉比文学。中世纪犹太文学的最主要部分恐怕非拉比文学莫属了。所谓拉比文学指的是主要由犹太学者撰写的,以评注、法典、答问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它产生于中世纪加昂时代,一直延续到犹太启蒙运动兴起年代。拉比文学的中心并不固定,随犹太文化中心的变迁而变迁,从巴比伦到西班牙、北非,从巴勒斯坦到意大利、法德地区,中世纪结束前又最后转移到东欧斯拉夫地区。拉比文学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作家的人数,在犹太文学史上都是空前绝后的。评注、法典、答问是它的三大组成部分。

评注是早期诠释作品的延伸。不同之处是它不再仅限于对犹太经典进行字面、意义等方面的诠释,更多地是发展对经典的评论,以便更好地把握经典的原本意义。这方面的重要作家有9世纪巴比伦加昂泽马,11世纪西班牙学者阿尔法西,12世纪哲学家迈蒙尼德。法德地区的拉希·塔姆·拿单,13—14世纪西班牙的纳马尼德、阿德瑞特、亚设,15世纪故土以色列和埃及的贝尔蒂诺罗,16世纪东欧的克拉克、卢里亚,17世纪的海勒·希夫,18世纪的法尔克等。重要的作品有《定规之序》、《律法之书》、《托萨福》等。

法典是犹太诫律的自然延伸。它以犹太人散居在不同地区的现实为基础,制定出旨在规范犹太人宗教、生活等方面行为准则的产物。它由巴比伦犹太社团开创,一直延伸到中世纪末。著名的作者有:沙巴的阿哈·耶胡戴;西班牙的阿尔法西、迈蒙尼德;法德地区的雅各·约瑟夫、亚设;生于西班牙、后生活在土耳其的卡罗;波兰的以瑟利斯等。重要的作品有:《教义问题汇集》、《教义决择》、《密西拿托拉》、《诫律大典》、《概要》、《约瑟之家》、《布就之席》、《台布》等。

答问是为了解答流散时期犹太个人和社团提出的种种法律问题的产物。它在反映中世纪1000多年犹太人生活方面最具代表性。它也起于巴比伦加昂时代,几乎所有评注、法典作家同时也是答问作家。答问不同于评注、法典,本身并无系统和规则,主要是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实际提出的问题而作,因此,尽管数量巨大,却无法以具体某个篇目代论,只能以整体而论。反映这方面作品内容的主要是不同时期收集整理的《答问汇编》(参见“拉比文学”)。

4.神秘主义文学。犹太神秘主义在中世纪,特别是中世纪后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神秘主义文学也随之产生。神秘主义思想可以追溯到《伪经》、《塔木德》、《哈加达》所表达的思想中。这些神秘的思想在中世纪以前基本上以口头形式流传。到加昂时代中期才出现第一批专门阐述神秘主义的著作。《创造之书》是第一部对神秘主义进行系统阐述的重要著作,由一位不知名的生活在巴勒斯坦犹太学者所著。神秘主义文学在12世纪法国南部和13世纪西班牙北部地区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喀巴拉派的观点。

起源于普罗旺斯和西班牙的“思辨喀巴拉”文学以创新、深奥著称,而且作品大多不具姓名。它们不是用希伯来语写成,就是用阿拉米语写成,或者同时使用两种语言。第一部表达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想的作品《光明之书》,由12世纪普罗旺斯的犹太人编订完成。该书认为天国应当被想象成一个结构严谨的有机体,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体系,并认为上帝也是一个整体,其内在结构是可以认知的。生活在12到13世纪的犹太神秘主义哲学家盲人艾萨克尽管没有单部作品留下,然而他对塞菲洛观念的阐述在当时具有很大影响。

中世纪神秘主义文学中出现过的最重要著作无疑为摩西·德莱昂所作的《光辉之书》。该书通过对创世之功奥秘的反复叙述,对造物主10个溢出阶层的广泛解释,说明创世之功和宇宙的继续存在,并以此揭示《托拉》神秘的意义。长期以来,它不仅被看做是犹太神秘哲学的代表作,而且被喀巴拉派奉为“经典”,与《托拉》和《塔木德》齐名。在随后的两个世纪中,由于《光辉之书》的影响,又有相当一批神秘主义著作陆续问世,其中包括意大利的雷卡纳第、伊本·谢姆·托夫、西班牙的犹大·海亚特等人的作品。

16世纪神秘主义文学在故土以色列的萨费德周围地区得到了发展。摩西·本·雅各·科尔多维罗、以萨·本·所罗门·卢里亚、海伊姆·本·约瑟·维塔尔都是当时的重要作家。卢里亚提出的新创世论解释了创世、人的坠落及恢复神、人和谐的方法。他的思想修正了喀巴拉的传统观念,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对喀巴拉的影响特别深远。正是由于他对救世论的新解释,使喀巴拉成为受当时犹太人普通欢迎的一种思潮。

在这以后的两个世纪中,重要的神秘主义著作大多是评注和汇编。其中以赛亚·本·亚伯拉罕·霍罗维茨的著作影响最大。他的《两块约板》是一部法典,一部对《托拉》进行喀巴拉式评注的汇编集,对东欧犹太人的宗教生活影响极大,并把来源于喀巴拉神秘主义礼仪和祷词介绍给了那里的人们。中世纪末,犹太神秘主义逐渐由不断兴起、壮大的哈西德思想所取代。

5.散文体文学。散文体文学主要包括历史、地理、游记、传记和小说方面的作品。早期的历史著作有的重点描写巴比伦流亡史,有的反映加昂时代和巴比伦犹太社团精神生活,也有的侧重描写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地犹太人的历史或反映十字军东征时期犹太人迁居史的作品。这些史籍大多内容较为简略,资料不够详实,作者的真实姓名亦多不为人知。后期的史书在这几方面有不少改进。13世纪普罗旺斯的门纳罕姆·所罗门·迈瑞写了一本记录普罗旺斯和法德地区犹太人历史的书,勾勒出这一地区犹太人的活动轨迹。15世纪西班牙史学家约瑟·赞迪克写了一本论西班牙犹太社团的书,较为全面地列举了1487年以前西班牙学者的活动情况。16世纪托鲁蒂尔的亚伯拉罕·所罗门在《传统之书》中,不仅记述了12世纪以来犹太学者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而且详细描述了犹太人被逐出西班牙这一时期的历史。作者以见证人的身份对西班牙驱逐行动以及驱逐后犹太人生活的描写,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埃及的犹太史学家以撒·山姆巴瑞在17世纪完成了一本记录东方犹太人的史书。书中在反映埃及犹太人历史的同时,列出了一批生活在东方的犹太学者的名字和被迫害的情况。该书资料详尽,其中不少是其他类似文献所没有记录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论述犹太文学史的著作。约瑟·所罗门·戴尔美地哥在17世纪写下了一部论述中世纪犹太文学史的著作,论及文学的各个方面以及主要文学家的创作情况。沙贝塔·约瑟·巴斯和哈伊姆·约瑟·大卫·阿米莱是两位18世纪的文学史作家,巴斯在他的文学史中开列了2400部作品;阿米莱则为3000个作家作了小传。尽管这些文学史主要是资料罗列,缺少精辟的分析,但仍为今人了解、研究当时的犹太文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在游记方面,最引人注目的是图德拉的便雅悯的作品。他的旅行记不仅纪录了当时南欧和亚洲的社会、生活、地理地貌等情况,还对当地的犹太社团生活有较为详尽的描述。13世纪以后,出现了一批主要描写巴勒斯坦的游记。书中除了有对圣地、宗教遗迹的描写外,还有对当地犹太社团的描述。14世纪巴黎的雅各写了一本记录他本人去巴勒斯坦为巴黎一家经学院筹款经历的书。书中对大马士革、巴格达的犹太人生活有许多描写。15、16世纪的游记表明犹太人的生活开始发生变化。不少游记还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数和组织情况进行了描述。

传记文学在17世纪开始出现。最早有反映艾萨克·卢里亚神迹的传记。比较著名的是两部自传:一部系列奥尼·莫德拉所作,这部用希伯来语写的自传记录了作者一生的主要经历;另一部系德国哈默尔恩的女作家格鲁克尔所作,自传用意第绪语写成,把一个富裕犹太女子的生活写得生动、精彩,同时形象地勾勒出当时德国犹太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中世纪的小说主要指故事、寓言一类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除了来源于犹太经典,还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阿拉伯文学。14世纪中叶前大多数作品出自西班牙犹太人之手,以后则主要出自普罗旺斯和意大利犹太人之手。最早的寓言集由凯鲁万的犹太作家尼西姆用阿拉伯语写成,大部分寓言来源于古代犹太人的传说。流行最广的是约瑟·伊本·扎巴拉在12世纪用希伯来语写成的一本故事集。故事集采用框架式结构,以作者和一位陌生人在旅途中的争执为楔子,引出一个又一个故事,作品诙谐、有趣。另一部较有影响的是伊本·哈斯戴根据佛经故事改写的作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艾萨克·伊本·萨胡拉的故事集用希伯来语写成,内容大多根据《圣经》和其他经典中的故事改编而成。作者的目的是为了向只读阿拉伯语作品的犹太人说明希伯来语同样能向人们提供赏阅的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类似伊索寓言的讽刺、幽默作品。

6. 论战及辩护文学。12世纪以后,犹太教与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冲突加剧。面对日益增多的对犹太教的指控和攻击,一些对本民族宗教笃信不疑的犹太作家开始以笔为武器进行还击,导致犹太论战及辩护文学的出现和发展。这一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反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对犹太人,特别是对犹太教的指控、诬陷,以及由此而来的种种迫害。论战作品大多围绕神学思想和宗教典籍的确切含义展开。第一部论战作品由12世纪居住在普罗旺斯的约瑟·基姆赫写成。作品以犹太人与基督徒之间对话的形式,对宗教典籍、原罪思想、基督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基督教对犹太人的一系列指控发表了看法。作者试图通过论战证明,真正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合乎礼仪的社团生活的不是基督徒,而是犹太人。1240年,巴黎发生了一场辩论《塔木德》是否反基督教的事件,根据辩论内容整理而成的书成为当时一部重要的犹太教和基督教论战作品,对后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争论有直接影响。14世纪,由于阿拉伯国家强迫犹太人改宗事件不断增加,犹太学者所罗门·亚伯拉罕·阿德瑞特写了一本攻击伊斯兰教教义、诋毁《古兰经》神学思想来源的书籍,并以此为犹太教进行辩护。另一位犹太学者艾萨克·杜兰写出了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两部作品:一部名《不做父辈那样的人》,是一封写给面临改宗压力朋友的长信,劝其不要象他们的父辈那样听信基督教宣扬的教义一统思想而皈依基督教。信中有多处对基督教教义进行尖锐批驳的内容;另一部作品名《非犹太社会的耻辱》,以系统、详尽的方式对基督教教义进行了批驳。15世纪有影响的作家是约姆·托夫·李普曼。他在论战一书中就基督教对《圣经》的错误解释进行了批驳,指出在这一错误解释基础上产生的基督教思想的荒谬性,同时为犹太教思想进行了辩护。16、17世纪由于理性主义思想的传播,论战作品多集中在争论和反驳基督教对犹太教和犹太人一系列的指控上,攻击基督教教义的作品明显减少。

启蒙及现代文学(1750—迄今) 18世纪后半叶,犹太启蒙运动在门德尔松等人的倡导下首先在德国展开,并逐步扩展到整个欧洲犹太社团。启蒙运动给人们带来的科学和理性主义导致犹太民族开始摆脱传统犹太教的束缚。犹太文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折,开始摆脱传统犹太教的束缚,逐步向世俗文学过渡,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这一时期犹太文学的最大特点是开始真正反映犹太人的现实生活,各种体裁、样式的作品纷纷涌现,在迅速步入“现代”的同时逐步与世界文学趋同。文学主要在意第绪和希伯来两种语言中发展。

1. 意第绪文学。18世纪后半叶,首先在德国出现的意第绪文学在犹太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下开始以新的面貌崛起。进入19世纪后,其影响扩大到整个东欧,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并在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20年代步入鼎盛时期,产生了一批象肖洛姆·阿莱赫姆、佩肖茨、平斯基、戈丁等有才华的作家和众多的优秀作品,使犹太文学第一次在产生的同时为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接受。然而,20世纪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在进一步促使意第绪文学在欧洲以外地区得到传播的同时,又使其在50年代迅速走向衰退,成为一种只有光荣历史而无光明前景的文学(参见“意第绪文学”)。

2. 希伯来文学。18世纪后半叶,希伯来文学在经历了一个时期的沉寂后逐渐开始复苏。文学家在启蒙运动思想影响下,渐渐摆脱宗教对文学的束缚,以世俗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日渐增多。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希伯来文学的媒介——希伯来语在经历了一场“复活”过程后迅速步入现代语言的行列,再次成为犹太民族的日常生活用语。这一历史性的事件不仅为希伯来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使其开始进入现代文学的时期。此外,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壮大在促进希伯来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希伯来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主题的同时,直接导致文学的中心重新回到犹太文学的发源地——巴勒斯坦。1948年,现代以色列国建立,希伯来文学一跃成为“主权民族的文学”和“国家文学”,获得了进入繁荣的机会。相当一批优秀作家脱颖而出。阿格农、奥茨,耶胡达等著名作家都以自己的作品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今天,现代希伯来文学不仅是现代犹太文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今世界文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参见“希伯来文学”)。

犹太文学自产生以来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由于犹太民族的独特历史,它的发展轨迹完全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学。纵观这三千年的历史,犹太文学一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发展,当它在一种文字中受到阻碍、停止发展时,它又会在另一种文字中找到发展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人们看到的犹太文学发展史上呈现出多种文字交替的现象:从希伯来语到阿拉米语,然后到犹太—阿拉伯语,随后在拉迪诺语和意第绪语中得到发展,最后又回到希伯来语。犹太文学的中心也呈现出一种变化、流动状态:从发源地巴勒斯坦开始,流向巴比伦,然后转移到西班牙,随后又转向意大利、法德地区,从那里又逐渐移到东欧,从东欧又向美洲和中东地区转移,最后回归巴勒斯坦。这种语言媒介和中心地域的循环往复,不仅使犹太文学呈现出其他文学少有的多样化,而且增加了其内容的复杂性,很多重要领域还有待人们进行深入研究和发掘。尽管如此,犹太文学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历史延续最久远民族的文学,在历史上对世界文学,特别是西方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犹太文学仍以其独特性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重视。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犹太反法西斯委员会

下一篇:犹太节日的共同特征

声明:犹太文学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