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阿拉伯时期的巴勒斯坦

阿拉伯时期的巴勒斯坦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20 07:57:01

阿拉伯时期的巴勒斯坦

从阿拉伯帝国对拜占廷帝国的征服开始的一段历史时期。拜占廷帝国是罗马帝国的后继者东罗马帝国的别称,领土横跨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它曾雇佣游牧部落贝督因人防御内陆野蛮民族的进攻;但在打败波斯人,收复帝国东部失地后,皇帝赫拉克里乌斯(即希拉克略一世)认为没有必要再雇佣贝督因人了,实际上他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伊斯兰教徒的影响。公元632年,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哈里发先后派三路人马侵入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阿慕尔·伊本·阿绥指向巴勒斯坦地区,沙拉比勒·伊本·哈萨纳指向约旦河流域,叶齐德·伊本·阿比·苏菲安向大马士革进发。阿慕尔采取了经由埃拉特的沿海路线,另两路人马采取了以塔布克直达拜勒加的路线。633—634年间拜占廷帝国承受了三次重大打击,从东部和南部退往海边,撤回到贝特谢安。当阿拉伯人抵达贝特谢安时,拜占廷军队炸毁约旦河河坝以阻挡敌人的前进,然后撤至君士坦丁堡,放弃了大马士革。他们在阿勒颇和安条克集结了包括5万亚美尼亚和阿拉伯雇佣军在内的军队。636年8月20日在约旦河支流雅穆克河和约旦河汇合处被阿拉伯军队歼灭,这也就是著名的雅穆克战役。同年底,北到阿勒颇的所有叙利亚领土都掌握在阿拉伯人手中了。接着,从637到641年,阿拉伯帝国又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的耶路撒冷、凯撒里亚和阿什凯隆(见“巴勒斯坦地区的征服”)。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征服,给新兴的伊斯兰势力带来了威信,也使它对自己的命运充满信心。

行政管理 阿拉伯征服者明显采用了东罗马帝国的先例和各种做法。征服后,不少阿拉伯人移居该地区。他们每到一所城镇,往往规定其一半的领土交给他们,象贝特谢安、太巴列的情况就是这样。伍麦叶王朝哈里发穆阿维叶统治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后,地主、农民人数上升。穆阿维叶还在沿海城市建立了阿拉伯人和其他穆斯林人的殖民地,作为抵御拜占廷帝国进攻其薄弱环节的军事堡垒。穆斯林人分散居住在各个城市,伊斯兰和阿拉伯语成为通用语,但大多数居民仍是基督徒。赖姆莱可能是个例外,哈里发苏莱曼于715—717年在那里建立王国,它成为南方耀眼的首都。9世纪时阿拔斯王朝开始衰落,土耳其王朝建立了半自治省份。868年,艾哈迈德·伊本·吐伦在欧洲建立独立王国,土耳其王朝建立了半自治省份。在艾哈迈德死后,来自叙利亚沙漠的什叶派的一个分支卡尔马特人于906年对该地区发动野蛮进攻。10世纪下半叶,法蒂玛王朝在欧洲称霸。在法蒂玛王朝统治巴勒斯坦地区的早期,帝国的敌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入侵战争。首先是卡尔马特人,他们于971年占领了除沿海城市的全部地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三年,974年被法蒂玛王朝的军队赶走,但不久又重新建立了几个月的统治。接着拜占廷帝国进攻阿拔斯王朝,并于975年进入贝特谢安,后被从占领的叙利亚地区赶走。同时,卡尔马特人又恢复了进攻,并与土耳其人联合在赖姆莱附近打败了法蒂玛王朝的军队,围攻阿什凯隆;但在公元977年他们被欧洲哈里发阿里·阿齐兹击溃。即使在打败卡尔马特人后,法蒂玛王朝也没有建立起一个稳定的政府,因为贝督因人武力不断上升,除了海边的一部分城市,其他均落入贝督因人手中。直到后来欧洲哈里发派军队到巴勒斯坦地区,才结束了贝督因人的统治,但不久和平又被打破,贝督因人连连获胜,统治国家达5年之久,直至1029年再次被法蒂玛王朝军队打败。到11世纪40年代,土耳其人在西亚建立起来的塞尔拉帝国开始侵入巴勒斯坦地区。公元1071年塞尔拉帝国的部队征服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的大部分地区。尽管法蒂玛王朝和塞尔拉帝国的战争持续到11世纪末,法蒂玛王朝甚至在1098年十字军抵达的前一年还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但实际上,塞尔拉帝国的征服,已结束了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

经济状况 农业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贝特谢安附近的堤坝很快得到修整,这个地区的海枣、稻米很有名;巴勒斯坦地区谷物生长自给自足,还出口橄榄油、无花果和葡萄干;约旦河谷和海岸平原糖类植物种植得到相当的发展。尽管阿拉伯帝国统治的第一个世纪农业繁荣,但非穆斯林人必须承担沉重的捐税,农民无法忍受不得不减少种植,甚至进行起义。城镇上的犹太人主要从事手工业劳作,如染纺和制硝,连续几个世纪成为很多犹太人的职业。由于国外市场的丧失,海边城市减少,工业产值下降。尤其是地中海地区国际贸易的中断是哈里发统治下的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突出的现象。虽然肥皂和玻璃器皿仍在欧洲和君士坦丁堡出售,但工业生产主要是面向国内市场了。总之,由于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这一地区经济衰落,人口普遍减少。南部(内盖夫一带),经济衰落得更早一些。由于西班牙到意大利之间穆斯林人势力的巩固,人们可以安全地在陆上旅行并建立起长久的通讯系统,从而形成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商业通道,这就使内盖夫商路的作用大为消弱。居民失去了贸易交流,靠染纺和织布谋生,人口减少,城市必然萧条;而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消失,农民迁走,村庄也减少了。行政首府,重要商业中心赖姆莱和阿什凯隆、凯撒里亚和耶路撒冷一些著名的大城市也和其他地区一样衰落了。贝督因人连续不断的袭击使居民生活艰难,再加公元1016年和1033年发生的地震更进一步加快了国家的衰落。

犹太人口 阿拉伯人入侵以前,在埃拉特海湾、死海南端的内盖夫和君士坦丁堡分布着犹太人的农业和商业区。穆阿威叶刚称雄时,君士坦丁堡和埃拉特海湾的犹太人便派代表与其签定保护条约。海湾南端的小镇上有一个犹太人社团,他们靠种植、捕鱼、经商和家庭手工艺谋生;从他们贡给穆罕默德的织绵看还是挺富裕的。在埃拉特的代表中还有一批居住在佩特拉和马安之间的犹太人。直到10和11世纪仍有犹太人居住在埃德里、杰尔巴阿之间的地带,十字军入侵时才全消失。阿拉伯征服后,南部海边城市仍很繁荣。11世纪时在加沙,拉法和阿里什还有一些犹太社团。在十字军进攻法蒂玛王朝和阿尤布王朝的战争中许多城镇被毁,再加埃拉特海湾贸易的税减,使得边境城市的犹太人口大大减少。阿拉伯征服后,在犹太人能否在耶路撒冷重新安居的问题上曾经有过争端。据说,哈里发欧麦尔和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向阿拉伯人投降的条约中包括犹太人不能在该城市居住的条件。也有文件表明欧麦尔允许来自太巴列的70户犹太人住在巴勒斯坦,他们侍奉着欧麦尔在圣地的清真寺。一般而论,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社团在阿拉伯统治的前50年是兴旺的。伍麦叶哈里发穆阿维叶(661—680在位),专心致力于建立和扩张王朝,他对处于穆斯林保护下的人们表现出忍耐,并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提供了大量机会。穆阿维叶让犹太人定居在的黎波里,他认为他们对阿拉伯帝国是忠诚的,并希望加强那里的稳定因素。在欧麦尔二世(717—720在位)时情况恶化,他颁布了许多反对非穆斯林的禁令。这些法令严重地影响了公众的交流、宗教信仰和在穆斯林保护下的人们的合法地位。阿拔斯王朝统治期间,犹太人有时被迫戴黄色的头巾,基督徒戴蓝色的,撒马尼亚人戴红色的。在公众要求下这些法令不得不多次修改。1009—1013年,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里·哈基姆颁布了更为严厉的限制被保护的非穆斯林的法令,它对基督徒的影响大于犹太教徒;他还恢复了穿规定衣服的法令,并下令摧毁基督教堂、犹太会堂;到了后来,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面临着要么离开国家,要么改信伊斯兰教的选择。在这期间,耶路撒冷的圣陵教堂被毁。不久,这些法令才被废除,允许重建教堂,允许假称信伊斯兰教的人公开宣称自己的宗教。

宗教信仰和精神生活 拜占廷帝国统治的最后一个世纪,太巴列是犹太教徒精神和宗教领袖的中心。它还是《圣经》评注研究者和希伯来语太巴列系统发明者的集结地。太巴列语系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成就,以精确清晰著称,它代替巴比伦和巴勒斯坦语系在犹太人团体中广泛使用。约在公元9世纪,学术中心从太巴列移到耶路撒冷和赖姆莱。在当时著名的学术领袖中,除了阿隆·本·迈尔以外;还有所罗门·本·犹大(1025—1051)和阿·但尼·本·阿宰里(1051—1062)。耶路撒冷的最后一个犹太教首领是埃里加·本·所罗门。在塞尔拉帝国1071年征服耶路撒冷后,他不得不把学术中心迁往西提,十字军入侵后,又迁往大马士革及其附近的哈代尔。这个学术中心在叙利亚存在了一个世纪,还以圣地学派而著称。9世纪时一群卡拉教徒离开伊拉克和波斯定居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为卡拉教的一个重要中心。卡拉教徒称他们自己是“乐园的哀悼者”,他们的先知被称作“百合花”。拉比教徒和卡拉教徒的争端是拉比教徒在耶路撒冷重建学术中心的原因之一。

领袖 公元429年主教去世后,犹太人的领袖传给了学者和学术领袖,而不是大卫王国的继承人。11世纪巴比伦犹太长官的一个拉比教的子孙阿·但尼·本·阿宰里自称为“主教和首领”,继承了社团的领袖职位。他集各种权力于一身,有很高威望,是犹太人中能与穆斯林政权抗衡的著名代表。后来的埃里加·本·所罗门和其子的权力也跨越了巴勒斯坦地区的疆界。当时的统治者由他们的社团付薪,但由于频频出现灾难他们并不能如期获得薪水,随着政治和经济条件的恶化,财政问题越来越尖锐。11世纪末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口减少,丧失了其固有的组织和精神特征。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阿拉米语

下一篇:阿拉伯国家犹太人

声明:阿拉伯时期的巴勒斯坦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