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 董仲舒

董仲舒

拼音:dǒng zhòng shū
最后更新时间:2016-05-14 22:44:56

董仲舒简介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一说景县)人。董仲舒是一个西汉的儒生。专治《春秋公羊传》,为今文经大师,与古文孔安国齐名,曾指导司马迁经学之说。

董仲舒天人合一

董仲舒天人合一

生平

早年用功读书,“三年不窥园”,以研读《公羊春秋》出名,与胡母生齐名,景帝时曾任公羊博士,武帝时任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主张更化善治,“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前德而后刑”,《汉书》中武帝未置可否,但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的情况有很大的改善,使儒学成为中华文化的社会基础,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董仲舒的弟子很多,他讲学的方法是“下帷讲诵”,讲课时用幕布围起来,只教高才生,一般学生则由高才生去教,因此很多董派弟子根本没见过董仲舒本人。他的弟子有出色的,褚大为梁相,嬴公为谏大夫,吕步舒为丞相长史。

董仲舒居家写《灾异之记》,当时辽东高庙发生了火灾,主父偃把书上奏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让学者讨论,以为该书讥讽朝政。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当时也在场,他不知这是老师的作品,批评此书是“大愚!”结果,董仲舒被判死罪。后来被汉武帝赦免。被废为中大夫。以后董仲舒再也不敢宣传“阴阳灾异”了,晚年“居家以修学著书为事”。

董仲舒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建议以“弱枝”或“小末”的方式严禁王侯大臣擅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流行于汉代的谶纬都是继承了董仲舒的感应、灾异之说。[来源请求]董仲舒还把《公羊春秋》用于司法上,提出“《公羊》治狱”,即《公羊董仲舒治狱》,是汉代酷吏产生的基础。从而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六纪等重要儒家理论。

著作

董仲舒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但是今日除了《天人三策》、《士不遇赋》之外大多散佚。《隋书·经籍志》所着录《春秋繁露》据说是董仲舒作品,这个说法暂时为学界所接受;由于该书内容杂芜不纯,无法完全证实是董氏之主张。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与近代仍有一派学者[谁?]认为《春秋繁露》是伪书。

董仲舒的〈士不遇赋〉主要收录在欧阳询《艺文类聚》第三十卷,内容如下:

呜呼!嗟呼!遐哉邈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屈意从人,悲吾族矣。

正身俟时,将就木矣。心之忧兮,不期禄矣。遑遑匪宁,祇增辱矣。

努力触藩,徒摧角矣。不出户庭,庶无过矣。

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以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兮,繇怀进退之唯谷。

彼寔繁之有徒兮,指贞白以为墨,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辩而言讷。

鬼神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

出门则不可与偕同,藏器又岂其不容。退洗心而内讼兮,固亦未知其所从。

观上世之清晖兮,廉士焭焭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叔齐

孰若反身于素业兮,莫随世俗而流转。虽矫情而获百利兮,不如复心而归一善。

评价

皮锡瑞称:“董子传《公羊》,《春秋繁露》所载,皆言经义,且皆与《公羊传》合。是董子之于经学,尤为专门名家。”

《汉书》: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加,管、晏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董子所提出的大一统思想,为汉代统治者所应用,为中国历代统治者所遵从。

一些反儒家学者认为,董仲舒鼓吹儒学,罢黜百家,导致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倒退和人民观念的禁锢。

文化

董永和仙女生的儿子,《董永变文》叫董仲,《清平山堂话本》收宋元小说《董永遇仙记》说董永与织女婚后,生一子名叫“仲舒”;《槐阴记》也叫董仲舒。明代《董永宝卷》叫董震清。

相关的书籍著作

《春秋繁露》

作者:董仲舒年代:西汉

汉董仲舒撰。“繁露”代表聨贯现象。“春秋”为事情、命名等各样的解说。《春秋繁露》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道德观。 [阅读]

董仲舒的故事

董仲舒的野史解密

董仲舒相关知识链接

西汉

儒家

汉朝

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