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正文

曹植:成功的世诗人,失败的政治家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22 13:29:45

尽管曹操曾发出“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但实际上他自己的儿子并不比孙坚的差。特别是他的夫人卞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曹丕、字子桓,曹植、字子建,更是一个赛似一个的才俊。其父子三人,文学史上称为“三曹”。在“三曹”中又以曹植最为杰出。五代时,谢灵运曾说:“天下才共有一石,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同用一斗。”因而曹植被誉为“才高八斗”。齐梁人钟嵘把他称为诗坛圣人,在《诗品》中把他的诗作列为上品。而且这曹植是上品诗作中第一个真实可信的作者。当代著名学者肖涤非先生说:“曹氏父子之产生,实为吾国文学史上一大伟迹。”“以父子三人,而擅诗坛之三绝,宁非异事?而作品之富,影响之大,则三曹中,又以子建为最焉。”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更誉曹植为中古“诗神”。

在中国古代诗坛上,曹植无疑是颗璀璨的明星。但在政治上他的确是个悲剧人物。

与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曹植的理想决不仅仅是要做个诗人,而是自视甚高,有着建功立业、干一番大事业的政治抱负。

影视中的曹植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特别是他作为曹操的爱子,曾经深得其父宠爱。

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超出了其兄曹丕,认为他在兄弟中“最可定大事”,几欲被册封为世子。但经过曹操的一番考察、考验,最终还是立曹丕为世子,作了自己的接班人。同为“后备干部”的曹植落选后,开始了几十年的寂寞生涯,41岁上郁郁而死。

曹植为什么在与曹丕的“竞选”中失败?《三国演义》借曹植的幕僚丁仪之口说是“昔者先王本欲立吾主为世子,被谗臣所阻”。事实上,断送自己政治前程的不是别人,正是曹植自己。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中写道:曹操在临终遗嘱中说

“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纵放,因此不立。”说曹植“少诚实”未必准确,但说他“虚华”、“嗜酒纵放”却并不冤枉。

《三国志·曹植传》记载,子建“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正是对他放纵自己的概括。曹植追求奢华的享乐生活,经常沉湎于酒乡之中,甚至染有傅粉之习。“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这些诗句正是曹植生活的自我写照。在《闺情》中,他更是毫不掩饰地说:“取乐今日,遑恤其他。”———一心享乐,其他什么都不顾及了!活脱脱一个花花公子的本色,壮志早已化为九霄烟云了。曹植追求奢华,他的妻子也跟着摆阔。曹操力倡节俭,对家人约法三章,而曹植的妻子却我行我素,仍在宫里穿着华丽的衣服。曹操见后竟把她赐死。植妻之死与曹植不无责任。曹操在此事上对他料也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曹植的放纵生活,在战争年代极易误事。一次曹仁在前线被关羽围困,军情紧急。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代理征虏将军职务,准备让他赴前线救援。这本是他在老爸面前露一手的好机会,谁知正要召见他面授机宜,他却喝得酩酊大醉,不能成行。曹操只好作罢。试想,这在他父亲那里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后来有人把这件事归过于曹丕。《魏氏春秋》上说,曹植准备出发,曹丕听说后,怕他成功,就设法用酒把他灌醉,坏了他的好事。此说未必可信,曹操命令已下,曹丕敢来搅和?即使真有此事,责任也还在曹植;嘴是你自己的,真要不喝,他能硬灌?你就没有颠倒回来把他灌醉?

曹植更大的一次失误还在于司马门事件。一天,他“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这驰道是仅供曹操使用的专线,司马门是魏宫的正南门,平时是不许开的。但曹植几杯酒下肚,忘乎所以起来。他与友人杨修竟乘车沿驰道过司马门,“闯了红灯”而去。这一闯不当紧,“太祖大怒”,处死了守宫门的官员,曹植也从此失宠。曹操还亲自为此下了两道令,把这一事件通报全国。

如果曹植是家中的独生子,曹操别无选择,那倒也罢。偏偏曹家人丁兴旺,嫡庶兄弟二十余人,且有同样才华出众的曹丕。曹丕在其异母哥哥曹昂死后自然成为曹操长子。在封建时代传长不传幼的习惯影响下,本身就处于优势,又头脑清醒,理智多谋。他十分注意在朝野上下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连宫女侍从都替曹丕说话。有这样一个四面净八面光的人选站在跟前,你曹子建一个犯过错误、带着处分的还能被提拔重用?

对于曹植不拘礼法的行为,不少清介刚直之士曾对他进行批评帮助。邢颙是当时人们公认的德行之士。曹操对此人颇为看重,安排他作曹植的家丞。邢颙用礼节来约束曹植,曹植却不吃他那一套,因此二人不和。刘桢、司马孚等人都曾多次劝谏,曹植却都听不进去,我行我素,可以说是塞耳拒谏,难以救药了。

曹植之所为严重地损坏了自己在集团内的形象,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到了关键时刻,这些人便投了他的反对票。

崔琰是他的妻叔,按理应是他竞选的坚定支持者;但当曹操问宜立谁为太子时,崔琰却毫不犹豫地投了曹丕的票。在册立世子一事上,曹操也曾征求过曹植的那位家丞邢颙的意见,邢颙回答得很婉转但态度很明朗,说以庶子代替嫡子,是前代的禁忌。望陛下深思熟虑。实际上又是投了曹植的反对票。投他反对票的还有贾逵等人。推荐关都过不了,怎能进入下一道程序?

尽管如此,曹子建却自我感觉良好。在他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声气相投的小集团。而他的这些同党与他一样,都是不拘礼法、行为放达的名士,如杨修、丁氏兄弟和邯郸淳等。“嘉宾填城阙,丰膳出中厨。吾与二三子,曲宴此城隅。”酒精带来的眩晕加上小兄弟们的颂扬,曹植不禁飘飘然起来。当他清醒过来的时候,世子的人选已经确定,自己的党羽一一被剪除。特别是世子“转正”,为王为帝之后,曹植连在京城居住的资格也被剥夺,只好顶着个藩王的虚号远走他乡。

如果说曹植只是个不问政治的知识分子,并不稀罕世子、帝王那个鸟官倒也罢了。———走出政治漩涡还可多写点诗,多搞点研究,顺便做个生意发点财什么的。但曹子建却偏偏不这样做。他十分看重这个位置,始终不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就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寂寞、焦虑与烦恼,也给他带来了一次次政治上的排斥、打击甚至迫害。他像一夜之间由富翁变成了乞丐。昔日那位豪爽无忌、纵情任性的公子哥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一位小心谨慎、诚惶诚恐的带罪藩王。为了争取到那“万一”的可能,他不耻低声下气,对曹丕、曹睿感谢圣上的“恩典”,检讨自己的“罪行”,并且再三上表,请求试用。

也不管人家睬与不睬,只管一次次煞费苦心制定作战计划,撰写政治提案。打开《陈思王集》,目睹一行行的《求自试表》、《谏伐辽东表》、《庆文帝受禅表》、《谢明帝赐食表》、《献璧表》、《献马表》、《献牛表》,“臣闻……”、“奉诏……”、“臣植言……”,不禁使人为曹子建这位悲剧人物无为的苦苦追寻掬一把辛酸泪!

失恋成好诗。诗穷而后工。曹植政治上的失意、失败,成就了他在诗歌上的成功、成就。使他在文坛上的地位高出他的胞兄曹丕,甚至超越了其父曹操。我们可以说命运没有使他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却使他成了一位杰出的诗人。亦即刘勰所说:“思王以势窘益价。”从这个角度讲,曹植也是塞翁失马,因祸得福。但并不能由此得出结论说他年青时的嗜酒纵放、任性而行是正确的。

上一篇:禅真后史

下一篇:刘备与刘邦

标签:曹操
故事:曹操的野史揭秘
声明:曹植:成功的世诗人,失败的政治家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信息

相关知识链接

曹魏

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