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沙逊家族 the Sassoon Famiily

沙逊家族 the Sassoon Famiily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20 02:00:01

沙逊家族 the Sassoon Famiily

19世纪中叶远东著名的犹太家族。沙逊家族的祖先是巴格达犹太人。其始祖塞利·沙逊(1750—1830)曾担任巴格达犹太社区领袖达40年之久,同时还是奥斯曼帝国驻该地帕夏和首席财政官。后因遭受残酷反犹迫害,辗转迁居印度孟买,从事贸易、金融活动。随后其子将商业活动扩展至远东地区,开创了沙逊家族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的创业活动。

大卫·沙逊(David Sassoon,1792—1864) 远东沙逊家族的创始人。受过上流社会的教育,通晓多种语言,并加入英国国籍,与东印度公司有密切的联系。早在鸦片战争以前,他将英国棉纺织品和印度产的鸦片输入远东地区和中国。鸦片战争一结束,便派其次子前来开埠城市上海,设立沙逊洋行。洋行成立后,业务扩展迅速,在英属印度对华出口的鸦片、棉纺织品贸易中占相当比重,沙逊成为该地首富。大卫逝世后,其财产由长子继承,次子另立门户。

阿尔伯特·沙逊(Sir Albert Sassoon,1818—1896) 大卫·沙逊长子。定居英国,在其父逝世后继承沙逊洋行(后称老沙逊洋行,以区别于其弟开创的新沙逊洋行),是当时犹太富贾之一。其事业主要在印度和中国,对孟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与英国威尔士亲王交往甚密,是英国社会著名人士之一,后被英王封为爵士。其在华业务逐渐由胞弟取代。其子女在英国亦很有成就。

伊利亚斯·沙逊(Elias Sassoon,1820—1880) 大卫·沙逊次子,新沙逊洋行创始人。是沙逊家族中最早来华从事商业活动成员。原在沙逊洋行开展业务,1872年另设新沙逊洋行,并逐渐取代老沙逊洋行在中国的业务。该行在其手中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以英国为后盾,以孟买为据点,开展孟买与上海之间贸易,大量输出鸦片、棉花,分支机构遍布远东各大城市。1880—1920年,新沙逊洋行由伊利亚斯之子经营。在上海的业务转向房地产,依靠英国在租界势力,大量购置房地产和建筑高楼大厦,成为上海房地产大王,同时亦从事大量抵押放款业务。

维克多·沙逊(Ellice Victor Sassoon,1881—1961) 伊利亚斯·沙逊之孙,犹太实业家。1918年在印度孟买接管新沙逊洋行。曾出任印度殖民地国会议员,调查印度工业劳动问题皇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23年移居上海,扩充新沙逊洋行在华业务,并另设沙逊投资公司、华懋地产公司等机构。与此同时,他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并广泛投资于各行业,如公共交通、进出口、汽车、造船、建筑、食品、航运、采矿、橡胶、文娱、钢铁、纺织,共有厂行40家。同时,他还通过被其兼并的安利洋行,进口英美设备、物资、军火,出口中国农畜产品,使沙逊集团成为英国资本在旧中国的四大垄断集团之一。在上海解放前,沙逊集团拥有房屋近2000幢,在当时的28幢10层以上建筑中占6幢,如沙逊大厦(今和平饭店)、格林文纳公寓(今锦江饭店中楼)、河滨大厦等。在金融垄断方面,沙逊集团控制了中国国际投资信托公司和扬子银公司。在1941年,沙逊集团的资产总额近20亿元。上海解放前夕的1948年,新沙逊洋行将其总行迁往巴哈马群岛的拿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38—1941年有17000名德国奥地利犹太人逃避纳粹迫害到上海时,维克多·沙逊和其他犹太富商如嘉道理等为救济难民作出了重要贡献。沙逊除捐赠巨额款项外,还让出其房产河滨大厦作为接待难民的中心约有一年,为数百人提供了临时住处。

沙逊家族在上海从事的经营活动长达一个世纪之久,从中国获得十分惊人的财富,在客观上,对上海的市政建设、房地产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沙玛什

下一篇:沃尔夫佐恩 David Wolffsohn

声明:沙逊家族 the Sassoon Famiily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