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古代犹太教

古代犹太教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08 00:21:01

古代犹太教

特指公元70年以前的犹太教。犹太教的最早起源可追溯到犹太民族的始祖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的家族原住在两河流域的吾珥地区,相当于今伊拉克南部巴士拉一带。以后此部落逐步向西迁移,进入今巴勒斯坦西部(《圣经》称为迦南)。关于这位犹太民族最早的始祖亚伯拉罕的年代,现在有多种说法,难以确定,但不管怎么说,亚伯拉罕家族是生活于两河流域吾珥地区濒临衰亡毁灭的年代里,不可能早于公元前20世纪。早在公元前21世纪,古巴比伦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著名的汉谟拉比就是这王国的第六代王(公元前1792—1750)。有学者曾根据《圣经·创世记》第14章关于四王与五王打仗的记载,发现四王中第一位名为“示拿王暗拉非”。该记载说,在一次鏖战中,亚伯拉罕的侄子罗得被俘,亚伯拉罕及时地在夜间出动了精练壮丁,从示拿王暗拉非等四王手中把罗得救了回来。这里,示拿王暗拉非究竟是谁?原来“示拿”在《圣经》中历来指古巴比伦,而“暗拉非”与“汉谟拉比”这两个名字在希伯来文的拚法上差别很小,即同样是由五个辅音组成;五个字母中,两者的首末两个字母很相似,而中间的三个字母竟完全相同。因此有理由推论这两个名字本来就是一个人,即“示拿王暗拉非”就是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如果此说成立,亚伯拉罕既曾与汉谟拉比交过锋,他们则是同一时代的人。因此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18世纪末期,即公元前1800年左右。据《创世记》载,亚伯拉罕100岁时生独子以撒。以撒生孪生子以扫和雅各。这对孪生子长大后相处不睦,以扫迫使弟弟雅各出逃舅家,雅各在舅家牧羊十数载,以劳动为代价,娶得舅家两个表妹利亚与拉结为妻。利亚和拉结各带来一名使女,雅各因此娶有两妻两妾。她们先后生了12个儿子。这12个儿子在以后迁入埃及的漫长年代里,繁衍发展成为古希伯来民族的12个支派,即流便、西缅、利未、犹大、以萨迦、西布伦、约瑟、便雅悯、但、拿弗他利、迦得、亚设。今日的犹太人即第四子犹大所传下的后代。雅各在一次特殊的经历中,改名为以色列,以色列民族的12个支派部落在埃及生息繁衍达400年之久。以后以色列人遭受埃及法老的虐待与迫害。在长期的民族迫害之中,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摩西。在与埃及法老进行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斗争后,约于公元前13世纪中叶,摩西率领受压迫的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进入西奈半岛。相传在西奈旷野里,摩西登上西奈山领受雅赫维上帝授予的十条诫命,这十条诫命是:(1)除了我以外,不可有别的神;(2)不可雕刻偶像;(3)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4)要守安息日;(5)要孝敬父母;(6)不可杀人;(7)不可奸淫;(8)不可偷盗;(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10)不可贪婪别人的一切。这“十诫”规定了犹太教最基本的教义和信条,被视为犹太教诞生的正式标志。之后,摩西还颁布一系列律法条例,规定一些宗教节日,为犹太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摩西生前未能完成进占迦南的任务,摩西死后,继承人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渡过约旦河进占迦南大部分地区,并将所占之地分给以色列12支派为业。此后又经一百多年的士师管理秉政时期,犹太民族终于在公元前1000年建立起统一的王国。扫罗、大卫、所罗门先后称王。在此之前,犹太教的象征为会幕与约柜。大卫定都耶路撒冷后,将约柜以隆重仪式迎入耶路撒冷,并筹划兴建一座雅赫维上帝的圣殿。直到大卫儿子所罗门统治前期,一座华美的圣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这座“第一圣殿”成为祭拜雅赫维神的中心和犹太教的象征。公元前933年,所罗门王死,统一王国分裂为南北两国。北国称以色列,南国称犹大。北国立都撒玛利亚,首任统治者耶罗波安为隔绝南北两国宗教往来关系,另在北国两地设立圣所,以金牛犊作为雅赫维神的象征。在所罗门王统治时期,由于与四邻诸族交往与联姻,异教习俗渗入以色列人的一神信仰,社会风气败坏,南北方埃及、亚述两大国虎视眈眈,国家危在旦夕。此时一批先知出现,如阿摩司、何西阿、以赛亚、弥迦、耶利米等,他们都声称是雅赫维神的代言人,相继登上当时的政治与宗教舞台,开展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先知运动。先知强调雅赫维神“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何西阿书》);他绝不喜悦“千千的公羊或万万的油河”,他所要的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和上帝同行”(《弥迦书》);先知阿摩司更明确指出雅赫维神厌恶人们的节期与严肃会,不喜悦供奉的燔祭、素祭、平安祭。他唯“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阿摩司书》)。公元前8世纪的先知无一例外地赋予犹太教教义以伦理与道德的特质。

公元前722年,北国以色列亡于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居民被掳分散至两河流域各地,导致以色列10个支派在历史上消失。公元前586年,南国犹大亡于新巴比伦帝国,众民被掳至巴比伦,史称“巴比伦囚虏”。处于国家灭亡、圣殿被毁、众民沦落异邦的惨痛现实中,犹太先知对国家与民族苦难的命运又作出新的解释:犹太人被掳沦落异邦并不是因为异邦之神战胜了犹太人的神,而是犹太人因犯罪作恶而触怒了自己的上帝。上帝就借异邦人作为惩罚的工具,正如以赛亚先知为上帝宣布说:“亚述是我怒气的棍,手中拿我恼恨的杖,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国民,吩咐他攻击我所恼怒的百姓”(《以赛亚书》)。这是对犹太人的苦难历史作出彻底的一神论解释。

公元前539年,波斯居鲁士灭亡新巴比伦,次年宣布释放被掳犹太人回国重建圣殿。首批归回者在返回耶路撒冷后,举行了激动人心的圣殿奠基礼。修建圣殿的工作由于撒玛利亚人的阻挠破坏而被迫停顿十几年。直到公元前520年波斯大流士登基第二年,在先知哈该和撒迦利亚的鼓动下,圣殿修建工程重新开始,公元前516年,这座70年前被毁的所罗门圣殿终于修造完成,史称“第二圣殿”,标志犹太民族宗教的再度振兴。从被掳时期到波斯统治时期,一批犹太祭司和文士收集古代历史典籍和律法文献加以整理编纂,分批编成《律法书》、《先知书》与《圣文集》。到公元1世纪,完成了希伯来《圣经》的三大组成部分,标志犹太教的最终形成。

自公元前331年,希腊亚历山大大帝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犹太教也进入希腊化阶段。因希腊文化、政治诸方面的影响,犹太教中也分化为几个重要派别,有代表祭司贵族上层分子集团的撒都该派;由犹太教的中层人物文士与律法师组成的笃信律法和后来发展的口传律法、注重维护犹太教传统与生活规范的法利赛派;由下层农牧民阶层组成的信仰虔诚、反对世俗奢华安乐、主张远离世俗过淡泊清贫生活的艾赛尼派;此外,还有由社会下层无产者、贫苦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组成的宗教观点与法利赛派一致、政治路线主张以暴力反抗罗马统治的奋锐党人。

在罗马残酷的统治下,以奋锐党人为中坚力量的犹太人,屡次发生反罗马的抗暴斗争。每次斗争失败后,都有大批犹太人被抓去贩卖为奴,但犹太人的反抗精神始终没有被消灭。公元66年5月,耶路撒冷发生动乱。罗马巡抚乘机抢掠圣殿财物。奋锐党人西卡尼派率领犹太人抵抗罗马军队,发起一场大起义运动。公元67年,罗马尼禄皇帝派遣维斯帕先将军率军镇压,平定北方加利利省。68年6月尼禄皇帝猝死,69年7月维斯帕先称帝。公元70年春,维斯帕先派遣儿子提多继续进行平息犹太人的暴动。70年8月,耶路撒冷城陷落,圣殿化为一片灰烬,犹太起义战士成批被屠杀。至此,耶路撒冷犹太教圣殿如公元前586年巴比伦攻占耶路撒冷、摧毁圣殿一样,又遭到彻底毁灭的命运。经历此劫幸存的犹太人不得不离开耶路撒冷,开始流徙异乡。犹太教的古代阶段至此结束。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古代中国犹太人文稿

下一篇:古列 Cyrus

声明:古代犹太教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