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藏族文化 > 藏族【瑜伽】

藏族【瑜伽】

来源:藏族文化 时间:2017-04-22 02:00:01

藏族【瑜伽】

梵文音译,意为“相应”或“观行”,即与事物相应。

“瑜伽”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印度《黎俱吠陀》一书,有“联合”之义。

《迦塔奥义书》分瑜伽为:调息、制惑、禅那、静虑、思择、三昧等六支。

巴檀阇黎著的《瑜伽经》在六支瑜伽的基础上扩大为:夜摩(禁制)、尼夜摩(遵行)、坐法、调息(调治出入息)、制惑(停止心流)、静虑(心注一境)等持(定),瑜伽成为一种净除罪行,调治身体,以求神我一体的修行方法。

佛教兴起后沿用了这种修持方法,通过观想思悟佛理。

分为苦行法与持心法,言信、精进、思维、定、慧成为通往瑜伽之路。

根据唯识学派解释,瑜伽有五义,①与境相应,顺应诸法规律(法自性);②与行相应,与三学中的定慧二学等行相应;③与理相应,和二谛安立或不安立的道理相适应;④与果相应,能得无上菩提果;⑤与机相应,修习佛法,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显教多取与理相应之义,密教则取与行相应之义。

瑜伽有三地,①现证人无我瑜伽地;②现证二取性空瑜伽地;③现证谛实空瑜伽地。

宁玛派在阿鲁瑜伽中分瑜伽为:资粮道思想欲乐观行、加行道辨大姓观行、见道大安息观行、修道得大授记观行、无学道全大勇观行,是作为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的本体提出的。

密教大威德金刚圆满次第法把瑜伽分为咒瑜伽、三昧耶瑜伽、形瑜伽、智瑜伽,称为“圆满次第四瑜伽”。

相关藏族文化

上一篇:藏族【瑞必多杰】

下一篇:藏族【瑜伽师地论】

声明:藏族【瑜伽】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