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但以理书》

《但以理书》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18 01:12:01

《但以理书》

《希伯来圣经》第三部分《圣文集》中的一卷启示书,以书中的中心人物但以理的名字定为卷名。“但以理”一词的希伯来文含义是“上帝是我的判官”。

《但以理书》的内容可分为二大部分:第一大部分(第1—6章)为叙事部分。其故事从犹大王约雅敬第三年(即公元前605年)犹太英俊少年但以理被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选召入宫开始,记述但以理在巴比伦宫中的一系列活动,持续到巴比伦为波斯所取代(公元前539年)。这6章的叙事跨越巴比伦至波斯两个时期,共约66年(公元前605—前539)。第二部分(第7—12章)为异象启示部分,记载但以理在波斯诸王期间所见的异像,这异像是以隐喻的方式表述波斯以至希腊时期所发生的重要事件。

根据波斯与希腊正史记载: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国被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灭亡,亚历山大以武力建立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野心勃勃,于公元前327年进兵印度,但印度河之役遭到惨痛失败,因而折师西返巴比伦。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帝急病猝死,大帝国解体,分裂成为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希腊、马其顿;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和塞琉古王朝统治下的叙利亚。王朝之间长期战争,争夺霸权。约公元前200年,希腊塞琉古王朝控制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犹太人就归属于塞琉古王朝统治。公元前175年塞琉古王朝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公元前175—前163)登位。为了以希腊宗教替代犹太教,他宣布犹太教为非法,强令废止一切犹太节期,亵渎犹太圣殿,禁止割礼,禁守安息日,焚烧律法书,在耶路撒冷竖希腊宙斯神的祭坛,并在其上以猪献祭等等。安条克四世对犹太宗教的疯狂摧残与迫害,导致公元前168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玛喀比起义。起义军前仆后继,虽数易领袖,但经过长达25年的艰苦斗争,终于在公元前143年赢得玛喀比王朝的独立时期,持续约80年之久,直到罗马人进占巴勒斯坦时,才宣告独立时期的结束。上述这段从亚历山大帝兴起到亚历山大猝死、希腊帝国分裂、安条克四世的迫害……这一系列事件,在《但以理书》后半部分的异象启示几章中以预言的方式隐晦地再现。如第11章所描述的希腊塞琉古王朝(书中称“北方王”)与托勒密王朝(书中称“南方王”)争夺霸权,以及塞琉古王朝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迫害犹太教等重要事件,与历史上所发生的大小事件几乎可以一一印证无误。

该书第11章第2节中说:“波斯还有三王兴起,第四王必富足远胜诸王,但因富足成为强盛,就必激动大众攻击希腊国。”经文中“三王”和“第四王”,按波斯诸王顺序分别是居鲁士王、冈比西斯,大利乌一世和薛西斯一世。据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公元前484—前425)著作的记载,波斯第四王薛西斯拥有大量财富,建立庞大的陆军与海军,于公元前480年出征希腊,陆军起初取得胜利,但海军在萨拉密一役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该书第11章第3—4节中说:“必有一个勇敢的王兴起,执掌大权,随意而行。他兴起的时候,他的国必破裂,向天的四方分开,却不归他的后裔……。”经文中“勇敢的王”即亚历山大帝。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帝病死,大帝国分裂,初为四国,以后并为三个王朝(即安提柯、托勒密与塞琉古),这三个王朝都不属于亚历山大帝的直系后裔,因亚历山大的兄弟菲利浦在公元前317年被杀,亚历山大帝与阿娜所生的儿子亚历山大,和使女巴新娜所生的儿子先后也被部属的将士所杀,帝国全被瓜分,而“都不归”亚历山大的“后裔”。

该书第11章第31—35节中说:“他必兴兵,这兵必亵渎圣地……设立那行毁坏可憎的……民间的智慧人必训诲多人,然而他们多日必倒在刀下……为要熬炼其余的人,使他们清净洁白,直到末了。”经文中“他”指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公元前168年,他悍然要消灭犹太教,在耶路撒冷圣所竖希腊神庙宙斯的祭坛,以猪献祭。犹太人中的智慧人、虔敬者遭安条克四世屠杀,玛喀比起义的领袖犹大、约拿单、西门都先后英勇牺牲,使后来者得到锻炼与考验,使起义的队伍更加“洁净洁白”,继续进行战斗。类似这类得到历史印证的事件在《但以理书》中还可以举出多处。

《但以理书》不同于一般的先知书,它是希伯来经典中的启示书。它的特点是:(1)对历史的叙事起自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选召青年但以理入宫,止于希腊塞琉古王朝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斯迫害犹太教,前后长达440年之久(公元前605—前168)。本书的作者对愈晚的历史事件愈精确清楚,对早期的事件则较模糊不清,如将波斯王亚哈随鲁的父亲大利乌误为“亚哈随鲁的儿子大利乌”;又将伯沙撒误作尼布甲尼撒王的儿子。伯沙撒为巴比伦末代王拿波尼度(公元前555—前538)的儿子,与尼布甲尼撒王并无血缘关系;又如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围攻耶路撒冷,不是发生在犹大约雅敬在位第三年(即公元前605);此外,正史中并无“玛代人大利乌”其人,新巴比伦灭亡,即被波斯居鲁士所取代,中间并没有另一“玛代波斯”。(2)包括两种文字。第2章第4节—第7章第28节(共约6章)为阿拉米文(亦称亚兰文),其他部分为希伯来文。现在一般认为,《但以理书》原来是用阿拉米文写的,目的是使当时的读者更了解明白。玛喀比时代,已通用阿拉米文,大多数犹太人不熟悉希伯来文了。为使本书列入希伯来正典之中,所以把第一章开始翻译为希伯来文,当译者译到第2章第4节时,原文为:“迦勒底人用亚兰言语对王说……”,译者就停下笔,让以下部分保留亚兰的语言,一直延续至第7章为止。第8—12章是启示部分,含义较隐晦,为显示其古老性质,这一部分全译成希伯来文。另一种看法认为,本来第一部分是用阿拉米文写的,后一部分是用希伯来文写的,后来这两部分合为一卷,只在开头的第1章第1节—第2章第4节被译为希伯来文,第2章第4节之后保留原来的阿拉米文。(3)在希伯来经典中《但以理书》不列入《先知书》之中,而是列入第三部分《圣文集》之中,说明在《先知书》正典完成时(约公元前200),《但以理书》尚未出现。《但以理书》中曾引用《先知书》,但却没有任何早期的书卷引证过《但以理书》;《次经·便西拉智训》确证是写于公元前190—前80年之间,在该书第44—49章按先后顺序颂扬以色列先祖时,竟没有提到但以理的名字,这一特别现象,说明当时《但以理书》尚未问世。(4)书中屡次出现的迦勒底人与“术士”、“用法术的”、“观兆的”并列,他们能解梦,行法术。这时的“迦勒底人”是哲士、智慧人的别称,已不作为单指“巴比伦人”或某个民族的专称。在所有《希伯来圣经》中,没有象《但以理书》这样的用法,这表明是晚代才出现的新含义。(5)书中至少出现15个波斯文外来语和3个希腊文外来语,希伯来文也显示晚代的风格,类似《以斯帖记》、《传道书》、《历代志》等代表晚代的作品。

上述特点,表明《但以理书》的成书年代不是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统治的时期,而是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玛喀比起义的年代里。作者借但以理坚持忠贞信仰的形象,鼓励正与希腊安条克四世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玛喀比起义的群众,劝诫他们务必坚贞不移,即使入火窑、落狮穴也不要害怕。《但以理书》记载狂傲一世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沙伯撒都因但以理的解梦和墙上出现的字而谦卑顺服下来,甚至“赞美尊崇恭敬天上的王”,暗示目前猖狂一时的安条克伊皮法尼斯也将象尼布甲尼撒、伯沙撒一样谦卑顺服下来。《但以理书》后半部没有反映安条克四世的死亡(公元前175—前163在位),安条克还到处横行,可是“到了他的结局,必无人能帮助他”。据此,《但以理书》的成书年代当在公元前168—前163年之间,有的学者甚至断定在公元前165年,即安条克四世死亡前一二年。

希腊文《七十子译本》的《但以理书》包括三段附录,今属《次经》中的三个书卷。它们分别是:《三童歌》(亦称《亚撒利雅祷文和三少年之歌》),记述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造金像,命令全国的人向金像跪拜,否则扔入火窑,但以理的3个朋友哈拿尼雅、米沙利、亚撒利雅拒不跪拜,于是被捆绑投入火窑。开始是雅撒利雅在火窑中的祷文,称颂上帝的公义,祈求施行拯救,以后是在火窑中三人称颂上帝拯救的诗歌;《苏撒拿传》,记述敬虔美貌的女子苏撒拿被两个好色邪淫的长老诬告犯奸淫罪,在临处死刑之前,但以理挺身而出,为苏撒拿辩护,以机智的讯问揭穿两个长老诬陷的阴谋,拯救了清白无辜的女子苏撒拿;《彼勒与大龙》包括两个短故事:一则故事中,彼勒是巴比伦神庙中的神像,据传每日能吃下大量供物,巴比伦王深信不疑。聪明的但以理为王设下考验真伪的办法:夜间在供桌下撒上灰土、木屑等。次日清晨,供物虽已被“彼勒吃光”,但地上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脚印,证明是庙里的祭司与家属夜间潜出大吃大喝的结果,从此彼勒能吃供物的迷信被揭穿。另一故事中的大龙是巴比伦人供奉的一条“神蛇”,王也信以为真,但以理表示不用刀剑可以制服大龙。他以脂油混和沥青、毛发等制成圆团物让大蛇吞咽,吃下之后不久,大蛇肚腹崩裂而死,从此破除了所谓神蛇的迷信。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但以理 Daniel

下一篇:伯尔纳 Ludwig Borne

声明:《但以理书》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