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犹太人与犹太教 > 祭坛

祭坛

来源:犹太人与犹太教 时间:2017-03-25 01:54:01

祭坛

犹太教祭祀台,是犹太教徒奉献牺牲之处。早期并无固定的地方,堆一堆土或石头即成,后来随着圣所位置的固定,祭坛的形式有了变化,一般用石头或砖头砌成,有时也用木材或金属制造。同时,祭坛的置放地点也由野外搬进会幕或置在圣殿中。

《希伯来圣经》中涉及到祭坛的记载有多处,最早见于洪水之后,义人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挪亚拿各类洁净的牲畜飞鸟献在坛上作为燔祭。这是《希伯来圣经》记载中的第一个祭坛。希伯来始祖亚伯拉罕曾在多处建立祭坛。在哈兰地蒙召,亚伯兰率其家族向迦南地迁移,到达示剑地方摩利橡树那里,耶和华向亚伯兰显现,说:“我要把这地赐给你的后裔”。亚伯兰就在摩利橡树下为耶和华筑了第一座坛。接着亚伯兰就在伯特利东边的山为耶和华筑了第二座祭坛,并求告耶和华的名。亚伯兰与罗得分开后,迁移到希伯仑幔利的橡树那里居住,亚伯兰在那里建了第三个祭坛,同时上帝重申他与亚伯兰的立约:“凡你所看见的一切地我都要赐给你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我也要使你的后裔如同地上的尘沙那样多。”亚伯拉罕所建最著名的祭坛当推摩利亚祭坛。据《希伯来圣经》载,亚伯拉罕蒙召到摩利亚建立祭坛,并把儿子以撒放在祭坛的柴上,准备献为燔祭。这时,天使阻止了亚伯拉罕,天使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来不给我。”亚伯拉罕于是取了一只公羊献为燔祭。同摩利亚祭坛相联系的有关上帝的考验的故事,一方面说明古代中东地区以人献为燔祭的祭祀传统已非常流行,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希伯来宗教反对以人献为燔祭的野蛮作法,这对后来以色列宗教与文化有重大影响。

亚伯拉罕死后,以撒率家族在基拉耳一带游牧,基拉耳牧民不断与希伯来牧民发生冲突。以撒被迫南迁到亚伯拉罕的居留地别是巴。当夜耶和华向他显现,表示上帝与他同在,以撒就在这里筑了一座坛,并求告耶和华的名。雅各遵父母之命,为躲避哥哥以扫的忿怒,逃到舅家拉班处,途中经伯特利,雅各枕在一块石头上梦见上帝的梯子。清晨起来后,雅各把所枕的石头立作柱子,浇油在上面,这个石头柱子其实就是石制的祭坛。雅各在石头上浇油为后世祭坛“分别为圣”的做法提供了先例。雅各从哈兰归回途中,在示剑购买了一块地支搭帐棚,他在那里筑了一座坛,命名为“伊利伊罗伊以色列”,也就是“上帝,以色列上帝”的意思。雅各家族不久与示剑土族发生严重冲突,这支弱小的家族几乎陷入示剑周围居民敌意的包围之中。在这严峻的形势下,雅各率家族抵达伯特利,在那里筑坛祷告,特别强调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也要自洁,更换衣服。”这是《圣经》记载中第一次把祭祀耶和华同“外邦神”对立起来;同时,它强调献祭人应“自洁”,这对后来希伯来祭祀活动也发生重大影响。

摩西率以色列人出埃及到旷野后,在利非汀杀败亚玛力人。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亚玛力人的名号从天下全然涂抹了,你要将这话写在书上作纪念。”摩西就在山顶上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尼西”意为“耶和华是我们的旌旗。”在西奈旷野,摩西传达颁布“十诫”,紧密联系如何祭祀,如何崇拜上帝。《出埃及记》第20章耶和华晓谕摩西:“你们不可作什么神像与我相配,不可为自己作金银的神像。你要为我筑土坛,在上面以牛羊献为燔祭和平安祭……若为我筑一座石坛,不可用凿成的石头,因你在上头一动家具,就把坛污秽了。你上我的坛,不可用台阶,免得露出你的下体来”。这些规定严格把崇拜祭祀上帝与拜偶像区别开来,并说明祭坛的神圣性和它的主要功能是奉献燔祭和平安祭。

以色列人在旷野生活期间,其宗教信仰进入“会幕中心”时期。此阶段,犹太教经摩西改革而逐步定型化,随之祭坛的形式也发生变化。《出埃及记》第27章记载了正式用于会幕中的祭坛式样。这种木制裹铜的祭坛样式非常便于搬动,这是同当时希伯来人的游牧生活和“会幕中心”信仰相一致的。会幕建成之后,祭坛放在帐幕门前。另一个专门用来烧香的坛则放在法柜前。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达摩押平原,摩押王请来巫师巴兰诅咒以色列人。巴兰却受感动,分别在基列胡琐巴力的高处、琐腓田的毗斯迦山顶和毗珥山顶上筑了七个祭坛,奉献七只公牛、七只公羊,并歌诗以祝福以色列民。约书亚攻克迦南艾城后,在艾城附近的以巴路山上筑了一座祭坛,这座祭坛是用没有动过铁器的整石头筑成的。这次祭祀活动可能是以色列人旷野生活40年后一次最隆重的宗教活动。据《圣经》载,“众人在这坛上给耶和华奉献燔祭和平安祭。约书亚在那里,当着以色列人面前,将摩西所写的律法刻写在石头上……随后约书亚将律法上祝福咒诅的话,照着律法书上一切所写的都宣读了一遍。”约书亚这次筑坛、刻石和宣讲律法,显然是在恢复和强化摩西奠立的信仰,为以色列人进占迦南作好精神上的准备。攻占迦南全地结束后,约书亚命令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回归约旦河东岸的份地。流便人、迦得人和玛拿西半支派的人在靠近约旦河的迦南地筑了一座坛。这座坛在当时几乎引起12支派的一次大分裂。因为在刚刚进占迦南地时,全以色列的信仰中心在示罗,示罗有耶和华的会幕和祭坛,这样约旦河东岸支派所建祭坛就证明他们是“悖逆了耶和华”。东岸支派向来到基列地的大祭司以利以撒的儿子非尼哈及随行的以色列10个军事首领作了解释。于是他们筑了一座坛,不是为献祭,乃是为两部分支派之间作证据。流便人、迦得人给坛起名叫“证坛”,意思是说,“这坛在我们中间证明耶和华是上帝”。

士师基甸时代,以色列人由于与迦南诸民族杂居,其信仰几乎完全迦南化了。基甸起来拯救以色列人,他首先在亚比以谢族的俄弗拉受感之处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起名叫“耶和华沙龙”,就是“耶和华赐平安”的意思。随后,基甸拆毁父亲为巴力所筑的坛,砍下坛旁的木偶,并在原地的磐石上用石头整整齐齐地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然后基甸就用砍下的木偶作柴,献上父亲的一只七岁的牛作为燔祭。这个材料表明迦南崇拜与以色列耶和华崇拜之间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即巴力祭坛的旁边必有雕刻的木偶,属于巴力神的偶像。另一个著名士师参孙的父亲玛挪亚也曾筑坛祭祀。《士师记》第13章记,“玛挪亚将一只山羊羔和素祭,在磐石上献与耶和华,耶和华使者行奇妙的事,玛挪亚和他的妻子看见火焰从坛上往上升,耶和华的使者在坛上的火焰中也升了上去。

还有许多筑坛是为了献燔祭和平安祭,犹大、以法莲等以色列支派屠杀了便雅悯地的一切人和牲畜,仅剩下一些便雅悯俘虏。以色列众支派曾在米斯巴发誓绝不将女儿给便雅悯人作妻子,现在却又面临着以色列传统中的12支派即将失去1支派的危险,所以以色列人在伯特利筑坛献燔祭和平安祭,以寻求解决便雅悯问题的途径。大卫王时代曾做过一次人口普查,以色列的战士有80万,犹大有50万。普查结束时,迦南地正好爆发瘟疫,从但到别是巴,民间死了7万人。瘟疫发作地区正于耶路撒冷耶布斯人亚劳拿的禾场。耶路撒冷幸免于瘟疫的袭击。大卫认为这场瘟疫是因为自己擅自清点人数,干犯上帝,于是他接受先知迦得的建议,买下了亚劳拿的禾场,“大卫在那里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献燔祭和平安祭。”大卫这次建坛献祭,旨在赎罪,要求上帝免去在以色列中流行的瘟疫。

耶罗波安发动政变后,在迦南北部建立北国以色列。为了避免北国居民继续到耶路撒冷献祭,耶罗波安在伯特利和但两地筑坛祭拜金牛犊。其中以伯特利为后来北国之祭祀中心。通过军事政变上台的暗利—亚哈王朝在信仰上更加堕落,亚哈娶西顿王谒巴力的女儿耶洗别为妻,而耶洗别是一个狂热的巴力信徒,所以耶罗波安王朝推行的金牛犊崇拜更完全为巴力崇拜所代替。亚哈在北国都城撒玛利亚建造巴力庙,在庙里为巴力筑了祭坛。王后耶洗别在全境推行巴力崇拜,捕杀耶和华的先知,拆毁耶和华的祭坛,大建祭祀巴力的祭坛。亚哈王朝时的以利亚先知曾在耶洗别的捕杀下逃遁,后潜回并在迦密山顶挫败巴力先知。当众巴力先知通过种种法术求告巴力的名却一整天没有反应的时候,以利亚先知重新修好山顶的一座已被毁坏的耶和华祭坛,先知以利亚祷告说:“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啊!求你应允我,应允我!使这民知道你耶和华是上帝,又知道你叫这民的心回转!”于是耶和华降下火来,烧尽燔祭、木柴、石头、尘土,又烧干沟里的水。这样在迦密山顶观看这场斗法的以色列群众终于认识到耶和华是他们的上帝。《圣经》的这段描述还显示了巴力祭祀与耶和华祭祀的另一不同之处:巴力先知们在祭坛周围跳跃、狂叫,甚至于以刀自割,使身体流血,借此使精神达到迷狂状态,而耶和华先知则以真诚祷告来求得上帝的“应允”。这是犹太教与当时的迦南宗教十分重要的一个区别。犹大王亚哈斯破坏了南国“圣殿中心”的崇拜传统,他不仅使他的儿子经火,并在丘坛上、山冈上的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当时这种属于外邦人形式的丘坛一定很多,而它们同样用于供献燔祭等。亚哈斯王又根据他在亚述国看到的一个祭坛样式描下图案,并让当时的大祭司乌利亚按图制造。亚哈斯王随后用这个新筑的土坛代替了耶路撒冷圣殿中传统使用的铜坛。亚哈斯王时代的丘坛大约到了犹大王希西家时代被废去。

玛拿西继希西家后,亚述宗教与文化又进一步影响犹大国。希西家一度废除的丘坛又被重建起来,玛拿西又为巴力筑坛,他效法以色列王亚哈斯所行的,祀拜天上的万象。而祭祀万象正是亚述宗教的最重要的特征。玛拿西甚至在圣殿的两院里为天上的万象筑坛,祭拜。至此,犹大的祭祀传统几乎丧失殆尽。所以《圣经》批评他“行这些可憎恶的事,比先前亚摩利人所行的更甚,使犹大人拜他的偶像陷在罪里。”

晚期犹大的最著名宗教改革家约西亚王在位时,采取了最严厉、最彻底的措施,犹大列王在亚哈斯楼顶上所筑的坛和玛拿西在耶和华两院中所筑的坛,约西亚王都拆毁打碎,把灰倒在汲沦溪中。犹大境内历代以来凡为西顿人的神亚斯他录、摩押人的神基抹、亚扪人的神米勒公等所筑的祭坛,约西亚王都拆毁打碎,予以清除。他甚至将他的改革推进到他势力所能达到的伯特利等地。这些地区以偶像崇拜为标志的祭坛和殿宇也被摧毁。约西亚王重新修理了耶路撒冷圣殿,他使犹大的祭坛崇拜完全恢复到古老的传统。被掳归回的第一批犹太人在领袖所罗巴伯和祭司耶书亚率领下回到耶路撒冷。他们首先在圣殿原来的根基上筑坛献祭,向耶和华表示感恩,祈求保佑,由此开始,进行修建“第二圣殿”的艰难工作。

相关犹太人与犹太教

上一篇:祭司

下一篇:悼念灯

声明:祭坛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