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正文

晏孺子姜荼为什么因登君位而遭不幸?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7-04-01 15:22:11

齐景公失去晏婴之后,身边没有了劝谏之臣,整天让一些唯唯诺诺、好好好是是是的人跟在身边,这些人既没有对国家的深谋远虑,也不能看到齐景公的过失,加上齐景公也到了老年,虽然称霸之心犹在,但却已经力不从心。特别是齐景公晚年废长立幼的错误决策,为齐国再次陷入动乱埋下了祸根。

齐景公与正宫夫人燕姬所生的儿子还未成年就死了,所以齐景公在进入老年时还没确立太子(继承人)。齐景公晚年非常宠爱一名叫芮姬的小妾所生的小儿子姜荼(史书上也称为孺子荼、晏孺子),齐景公对姜荼爱若掌上明珠,经常自己趴在地上当牛,让小儿子姜荼骑在自己的背上。

少年君王晏孺子

少年君王晏孺子

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其中“孺子牛”这个词就是借用了这个典故。据《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由于齐景公非常宠爱姜荼,但姜荼年龄还很小,并且姜荼的母亲芮姬地位身份也很低贱,品行也不好,所以有些大臣很担心齐景公立姜荼为太子,就劝齐景公选择一个年龄较大而且比较贤良的儿子做太子。齐景公此时年龄大了,非常怕死,所以很忌讳谈立太子的事,虽然很喜欢姜荼母子,想立姜荼为太子,但又担心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因而一拖再拖,就对大臣们搪塞说:“还是及时行乐吧,难道国家还担心没有国君吗?”

但是到了公元前490年(齐景公58年)秋天,齐景公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病危之际,齐景公决定让国夏和高张两位大臣立小儿子姜荼为太子,并且为了避免其他儿子们与姜荼争夺,就直接把其他儿子都流放到齐国东部的莱地,不准在都城居住。

这年冬天,齐景公逝世,齐国大臣国夏、高张等人遵照齐景公的遗命立姜荼为齐国国君。在东部莱地居住的各位公子们,接到了齐景公去世的消息,都害怕自己受迫害,于是也就都不顾齐景公的丧事,而各自出逃。后来莱地的老百姓看到齐景公的儿子们只顾自己逃命,而根本不管父亲的丧事,就编了一首歌谣唱道:“景公死了不去埋,军国大事不考虑,各位公子们啊,你们要跑到哪里去?”以此来嘲讽齐景公的儿子们。

当时齐国有一名大臣叫田乞(也叫陈乞),是原齐国大臣田无宇的儿子。田乞早就与相国国夏、高张等人有矛盾,此时看到国夏与高张立晏孺子姜荼为国君,并且做了齐国的相国,心里很不服气,田乞并且早就与齐景公的另一个儿子姜阳生关系非常密切,因而就暗地里挑拨离间,想废掉姜荼,改立姜阳生。

田乞平时每逢上朝时总是和国夏、高张等人同乘一辆车,以表示对国、高二人亲密无间,并且一路上总说其他大臣们不同意立姜荼为国君,并且对国、高二人不服气,正在密谋造反,但在其他大臣们面前又经常说国、高二人很可能要发动祸乱铲除大臣们,劝大臣们趁早先下手为强除掉国、高二人,由此使诸位大臣与国、高二人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489年(晏孺子元年)6月23日,田乞与齐国大臣鲍牧等人率兵发动突然袭击,包围了晏孺子的宫室,国夏、高张等人闻讯来救但没有成功,只好外逃。年龄幼小的晏孺子从此失去了国夏、高张等人的辅佐,落到了任人摆布的地步,以至于后来竟然被废并且因此丢掉了性命,岂不可悲可怜。

在中国古代世袭制度下,君主的继承人一般由嫡长子来做,如果没有嫡长子,一般也应由年龄较长的来做,如果废长立幼,就很可能发生动乱,因为幼子继位难以主事,或导致长子们的争夺,或导致大臣们专权,齐景公废长立幼同样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

明朝文学家冯梦龙先生在《东周列国志》中有诗一首,评齐景公废长立幼招来齐国动乱一事,诗曰:“从来溺爱智逾昏,继统如何乱弟昆?莫怨强臣与强寇,分明自己凿凶门。”笔者有诗一首叹晏孺子姜荼因登君位而遭不幸:“景公偏爱孺子荼,不顾社稷能否固。莫道为君是大喜,从此走上黄泉路。”

上一篇:晏孺子备受齐景公宠爱:孺子牛的历史典故

下一篇:高傒墓:高傒是卢姓和高姓的得姓始祖

标签:晏孺子
故事:晏孺子的野史揭秘
声明:晏孺子姜荼为什么因登君位而遭不幸?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