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野史解密 > 正文

春申君说秦救楚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06 14:49:14

春申君姓黄名歇,在战国四君子中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著称。在战国后期,每每斡旋于列国之间,为楚国寻求着来之不易的和平。

秦国的名将白起攻克了楚国的西陵,接着又一举占领了郡,夷陵,烧毁了楚国先王的坟墓。无奈之下,楚国只好将都城迁往陈城,但秦国已经看到楚国将亡,白起更是想一举拿下楚国。在国家的存亡极为危急之时,春申君黄歇受命出使秦国,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黄歇来到秦国,对秦昭王说:“秦国和楚国是当今世上的两个超级大国,我听说秦国想向楚国发难,这无异于两虎相斗,对谁都没有好处。我认为秦、楚两国不如结盟。我听说:‘物极必反,比如冬夏;物至则危,例如累棋。’如今秦国已经占领天下领土的一半以上,自古以来,万乘之国也不曾有过如此广裹的疆土。

春申君雕像

“现在秦国打到哪里,哪里都纷纷降秦,诸侯更是闻风丧胆,大王你的威风无人能比。我想如果大王能让手下人停止攻伐,行施仁义之道,那么天下人人无不仰慕你的恩德,这样即使三王、五伯也比不上你。”

秦王当然不会被这些肆意吹捧的话所迷惑,所以黄歇马上转人以利益得失说秦王。

黄歇说:“如果大王你仗着人多势众,企图以武力征服天下诸侯,恐怕大王就会留有后患。《诗经》中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么事情都有个开始,但少有圆满的结局。《易经》里说:‘狐濡其尾。’小狐不能涉大河,虽然湿了尾巴,但到了河中间,还是游不过去。这些都是说开始容易,结尾难。以历史为例:智氏只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杀身榆次之祸;吴王只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这两个国家,并不是没有大功,但最后都导致了失败。智氏相信韩、魏,合兵伐赵,攻晋阳城,眼看胜利就要到来,没想到韩、魏倒戈,杀智伯瑶于凿台之上;吴王相信越国,空国伐齐,大胜齐人于艾陵,越国趁机攻打吴国,最后擒吴王于干隧。如今大王欲把楚国置之死地而后快,却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毁灭楚国必然会使韩国和魏国强大,因此我认为这种方式并不可取。如今大王允许韩、魏亲善秦国,这和吴王信任越人一样。我恐怕韩、魏表面上表示恭敬,其实内心还不知怀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秦国和韩、魏两国不仅没有累世之德,反而有累世之怨。秦国曾多次征伐上述两国,他们与秦国有许多的新仇旧恨,他们不会轻易忘却埋藏在心底

的怨恨。所以我认为大王攻打楚国是个大大的失误。”

黄歇这一通一话,巧妙地把矛盾转移到了韩、魏身上,但这并没有让秦王打消伐楚的念头。于是黄歇又接着分析了秦国攻伐楚国所要冒的风险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他说:“大王想攻打楚国,打算从哪儿出兵呢?难道想借道韩国和魏国吗?如果这样,恐怕大王的军队再也回不去了,你把这些军队白白送给潜在的敌人韩、魏两国。假如不从韩、魏出兵,则必须从随阳右壤开始攻打,那里尽是高山险谷,均为不毛之地,即使勉强占领也没有多大价值。这样大王有毁楚之名而得不到什么好处。再说,你要攻打楚国,秦、楚必然少不了一场恶战,韩、魏、齐、赵四国并不会观望,他们都和秦国有着血海深仇。假如他们趁机攻秦,那危急的将是秦国了。所以我认为你继续伐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之举,故请大王三思!”

秦昭王被黄歇的话说服了,于是下令白起停止攻楚。派使臣

贿赂楚国,两国结为联盟。

上一篇:信陵君是怎么死的?

下一篇:信陵君用门客作间谍

标签:春申君
故事:春申君的野史揭秘
声明:春申君说秦救楚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信息

相关知识链接

战国四公子

楚国

战国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