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海军百科 > 正文

黄海

来源:海军百科 时间:2017-06-09 08:32:01

Huang Hai

Huang Hai

黄海

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间的半封闭边缘海。历史上黄河曾从江苏北部流注黄海,输入大量泥沙,使海区水色微黄,故此得名。北接中国辽东半岛,西北以辽东半岛老铁山西角至山东半岛蓬莱角连线为界与渤海相连,西依山东半岛、苏北平原,东滨朝鲜半岛,并以半岛西南端的间屿与济州岛西端连线为界,连朝鲜海峡,南以长江口北角至韩国济州岛西南端连线为界与东海毗连。南北长800余千米,东西最宽约650千米,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以山东半岛成山角与朝鲜龙渊半岛长山串连线为界,分称北黄海和南黄海。

海底地貌 地壳构造为大陆型。北部属北黄海-胶辽隆起带;南部属南黄海-苏北沉降带。在新生代,由于日本、琉球、台湾诸岛弧褶皱隆起,海水西侵,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海水由东海向北推,逐渐形成黄海。

海底全部属大陆架,地势由北、东、西三面向黄海中央及东南方向倾斜,坡度不大,平均为1′21″。有一由东南向北的底槽——黄海槽,水深60~80米,深水轴偏近朝鲜半岛,呈反“S”状,自济州岛以南沿黄海中偏东部向西北伸延。

黄海平均水深44米,其中北黄海平均水深38米,南黄海46米。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内,中央及东南水深在80米以上,最深处达100余米。西侧的苏北海岸,是一片广阔的滩涂,近岸水深不足20米,并有水下三角洲,如古黄河水下三角洲及长江水下三角洲等,因受潮流作用,形成辐射状沙脊群。朝鲜半岛沿岸的水深大于西侧,岛屿林立,水下地形复杂。北部还有许多与海岸近于垂直的潮流沙脊。黄海南部地势向东南倾斜。

黄海北部沉积物呈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状分布,不同粒度相互交替出现。东部近岸地区以细沙和粗沙为主,向西粒度变细,逐渐被粘土质软泥所代替。南部表层沉积物呈带状分布,西岸近海及河口处,为沙质,然后依离岸距离的增加,渐为细沙、粗粉沙、细粉沙、粘土质软泥,其中粘土质软泥分布最广。东侧朝鲜半岛沿岸,为细沙和粗沙,并有砾石和基岩出现。

气候、水文 属南温带季风气候,受大陆影响较深。冬季,北部平均气温为-2~2℃,南部为2~7℃;夏季,北部平均气温为23~24℃,南部为24~26℃。年差较大。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大风日数冬季多夏季少,北部年大风日数70天以上,成山角达128天;南部则较少。年平均降水量约600~800毫米,南部略多。夏季为雨季,7、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3~8月有雾,西岸年雾日20~30天,北岸为31~48天;成山角和朝鲜半岛西南木浦一带为多雾区,全年有80多个雾日。

年平均表层水温12.36℃,北部2月平均在0℃左右,沿岸有冰冻出现。表层盐度年平均值为31.27‰,5月最大,8月最小。海水表层密度冬季大夏季小,5~10月有密度跃层。北部及近岸水色呈浅黄,南部呈绿或浅蓝。透明度沿岸一般小于8米,中央及南部稍大,约10~15米,最大20米,冬春较小,秋季最大。潮汐大都属正规半日潮,成山角和济州岛附近为不正规半日潮。潮差一般为2~4米,朝鲜半岛西岸较大,仁川最大达10米;江苏沿海小洋口附近可达10米;为东亚大潮差区。潮流多为旋转流,流速一般小于3节,朝鲜半岛西岸可达6~9节,济州海峡最大达11节。海流微弱,流速一般不足0.5节。夏季黑潮分支经东海沿朝鲜半岛西岸北上,称黄海暖流,8月最强时可达黄海北部。冬季,寒流沿中国海岸南下,1~3月最强。风浪浪向与盛行风向一致,以秋冬为最大,常有5~6级大浪;夏季较小。成山角、长山串附近为大浪区。

海岸、岛屿 黄海东部为朝鲜、韩国的西海岸,北、西部为中国的辽宁、山东、江苏3省海岸,中国部分海岸线长4000余千米。海岸性质主要分属两类:辽东半岛南岸、山东半岛沿岸和朝鲜半岛西岸大多为山地港湾海岸,尤其是朝鲜半岛西岸,岸线曲折,岛屿罗列,岬湾交错,多陡崖石壁;江苏北部沿岸为粉沙淤泥质平原海岸,地势平坦,岸线顺直,近岸水浅滩多,不便舰艇活动。在辽宁庄河、山东烟台、荣成湾、崂山湾附近及江苏海州湾有局部沙砾质平原海岸,适宜登陆。海湾有东北部的西朝鲜湾,东侧的江华湾、群山湾和西侧的胶州湾、海州湾。胶州湾水域南北长约33千米,东西宽约28千米,湾口朝东南,宽约3.6千米;北、西部淤浅,中部水深5~20米,南部和湾口主航道水深在30米以上,多为泥沙底。重要的港口有中国的大连、旅顺、烟台、威海、青岛、日照、连云港,朝鲜的南浦,韩国的仁川、木浦等。岛屿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部:中国沿岸约500个,主要有长山群岛、刘公岛、莫邪岛、灵山岛、东西连岛等,朝鲜有身弥岛、椒岛等;韩国有大青群岛、江华岛、古群山群岛、黑山诸岛、济州岛等。注入黄海的河流主要有中国的淮河、大洋河、射阳河、灌河,朝鲜的大同江,韩国的汉江、锦江,还有中、朝两国界河鸭绿江。

海洋资源 黄海资源丰富。南黄海储油气盆地面积约9万平方千米。锆石、钛铁矿富集于成山角近海。潮汐、波浪等海洋动力资源蕴藏量很大。海区饵料充足,盛产对虾、大黄鱼、小黄鱼、带鱼等。沿岸盐田以西侧江苏淮北盐场规模最大,为中国四大盐场之一。

军事意义 黄海北滨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辽宁,西北是“京津门户”渤海海峡,为海上进入渤海的必经海域,西为经济比较发达的山东、江苏两省,东为朝鲜和韩国,经朝鲜海峡可通日本海,为太平洋西北部具有战略意义的海区。历史上多次成为著名海战场。公元前485年,吴、齐之战,吴国以舟师出长江北上攻齐,齐军布阵于黄海南部拦截,吴军大败,这是中国有史料记载最早的一次海战。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楼船将军杨仆率楼船军5万,自胶东芝罘(今烟台附近),东渡黄海,进击朝鲜。隋大业八年(612),炀帝出兵高丽,入浿水(今朝鲜大同江),攻平壤,舳舻百里,规模很大。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日舰在丰岛偷袭清水军舰船得逞,接着伊东祐亨指挥的日本联合舰队与清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激战于黄海北部,中方失利。日俄战争期间(1904~1905),双方先在济物浦(今仁川)海域发生战斗,俄舰“瓦良格”号沉没,继之海军少将维特盖夫特指挥的俄国太平洋分舰队与海军中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日本主力舰队在黄海激战,俄军战败。朝鲜战争期间,美军于1950年9月,组织了特混舰队集结黄海,以7万余人的兵力在仁川登陆(见仁川登陆战役)。

相关海军百科

上一篇:黄得诚(1934~)

下一篇:黄海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