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二战历史 > 火炬计划 1943年7月

火炬计划 1943年7月

来源:二战历史 时间:2017-05-16 22:07:04

火炬计划 1943年7月

1942年8月,丘吉尔飞到莫斯科,但在克里姆林宫的首轮会谈中,还没等他开口,斯大林便发了通火。自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在欧洲大陆上一直是苏军单独与德军作战,英美一再允诺要开辟第二战场,但至今连个影都没有!对斯大林的批评,丘吉尔心里并不服,当初英军单独与德军作战的时候,苏联可从来没打算在东线开辟第二战场。但这种揭短的话不便说,这把实实在在的盐不能搓进俄国正在流血的伤口。丘吉尔只是对斯大林说,英国人和美国人都是忠勇的民族,绝不会食言,一旦条件成熟,马上会开辟第二战场。即使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却也准备实施一个替代方案。话说到这里,丘吉尔掏出了“火炬作战计划”。

据说,斯大林看完这个计划后,气马上消了一半——仅仅是一半。

“火炬作战计划”是怎么回事?简单地说,实施这一计划的目的,在于使盟军——其中主要是美军——在北非的法属殖民地登陆。

非洲的北端是长长的一溜濒临地中海的国家,当时它们都是西方大国的殖民地。从东向西数,英国是埃及的宗主国,意大利是利比亚的宗主国,最富的是法国,拥有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和大半个摩洛哥。

盟国之所以选择法属北非为登陆区域,原因很简单,这里有良港,有小半个法国舰队,却没有德军守卫。法国战败后,法属北非由维希政府继续控制,并由法国军队继续驻守。根据停战协定,几乎完整无损的法国舰队,大部分停泊在法国本土的土伦军港,其余则分别停泊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港、奥兰港和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

自从美国参战以来,一直考虑向太平洋战场以外的对德战场投入一支大军。这时的美军是匆匆扩编的,既没有两栖作战经验,也不摸德军的实力,因此只能挑一个稳妥的,但又至关重要的地区登陆。法属北非是英国人给他们挑的。败军之将不言勇,与纳粹作战屡战屡败的英军,也不敢把刚出道的美军领到烽火连天之处,只好在法国人的地盘里打主意了。从丘吉尔那里就认为,盟军只要做好法国守军的工作,便可以把登陆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1942年的法属北非,悠闲而安逸,但丘吉尔挑上这个地点,却不是让盟军图清静来的,而是暗伏着凶狠的杀机。英军正与隆美尔的非洲军在北非的东部打得不可开交,盟军在北非的西部登陆,处于非洲军的背后,东西夹击,使隆美尔腹背受敌,非洲军也就得滚出非洲了。实现这一目标后,盟军将横渡突尼斯海峡,从北非进攻南欧的意大利。由于“火炬作战计划”的终点是保证盟军从南向北反攻欧洲,所以勉勉强强算得上是欧洲第二战场的小型代用品。斯大林看到这个计划后,气消了一半而又没有全消,道理也在这里,因为有个代用品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实行“火炬作战计划”,是战争爆发以来,美英军队第一次联合军事行动,由美国的艾森豪威尔少将统一指挥。他战前在菲律宾担任麦克阿瑟的助理,直至珍珠港事件爆发时,仍不过是一个集团军的上校参谋长。他没有高级指挥经验,但长期当幕僚,知道怎样从政治角度考虑军事问题,所以马歇尔大胆举荐了他。

1942年夏秋之交,第一批美军离开本土,前往英国。为了使这一行动高度保密,这批美军甚至没有乘坐军舰,而是搭乘海军部临时征用的豪华客轮。

既然要在法国的北非殖民地登陆,就要与那里的法国抵抗组织接上头。这年10月,艾森豪威尔的特使克拉克飞到直布罗陀。

直布罗陀海峡是地中海的惟一天然之入口。它的南岸是摩洛哥,北岸则属西班牙,但其中有6平方公里的英国飞地,它扼制着海峡的最窄处,其名称为直布罗陀。英国人自从1704年占领这里后,用了近两个半世纪的时间,把它建成坚固的军事要塞。此刻,盟国除了6平方公里的直布罗陀堡垒外,在整个西欧无立锥之地。

克拉克从直布罗陀乘英国潜艇斯拉夫号前往阿尔及尔海边的一个秘密地点,和美国驻北非的官员墨菲及法国抵抗组织的军官接了头。当他回到英国时,盟军舰队已经出发了。

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77艘军舰上共有74000名英军和美军。而他们并不知道要去哪里。

与此同时,另一支32000人的美国特别行动部队从美国本土出发,直接前往目的地。率领这支军队的是乔治·巴顿将军。巴顿现年57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却被称为“魔鬼”;骑兵出身,却创建了美国第一支坦克部队;外表很强硬,心肠却极软。他的兵绝大部分没打过仗,他要带他们去“体验一下地狱是什么样子的”。11月初,两支舰队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会合,其总兵力在10万人以上。

其实,德国海军已发现直布罗陀海峡以外有巨大的盟军舰船集结,但德军统帅部没有一个人能猜出盟军想干什么。尤其是希特勒本人,这时正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庆祝“啤酒馆政变”纪念集会,对于和慕尼黑的老伙计们凑在一起话当年,他的瘾头极大。所以得知这一消息后,他心不在焉;但心不在焉之际撂下的一句话,又表明这个纳粹老板的直觉有时候惊人的准确。这句话是:“准备占领全部法国。”

的确,希特勒不太怕北非的法军不忠。他手里攥着一个特殊筹码,那就是法国未曾沦陷的半壁江山。一旦北非法军有靠拢盟军的动向,他就以德军将占领法国全境相胁迫。原来都是瞎咋呼,而这一回他准备动真的了。

登陆地点的法军是否会抵抗?盟军始终吃不准。当盟军舰队驶近目的地时,维希政府三军总司令达尔朗海军上将突然来到阿尔及尔。这位维希法国最高军事首脑本来是看望他的儿子的,却无意间闯入了即将成为世界关注热点的地区。他的态度对法军是否抵抗有决定性作用。

在直布罗陀海峡外,盟军舰队分为两路,巴顿带一路去卡萨布兰卡,其余的进入海峡,前往阿尔及尔。之所以如此,是怕德军封锁海峡,所以要在海峡外留一路,以便内外有个照应。

当巴顿接近卡萨布兰卡时,他给他的士兵留了个活话:“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法军会不会抵抗。如果抵抗,就地歼灭;如果缴枪,平等相待。请记住:法国人不是德国人和日本人。”话是这么说,巴顿心里还是比较踏实,因为他们是美军,与法军没有什么积怨,更何况美国与维希法国至今还保持着外交关系。

但在阿尔及尔方向上,情况则比较复杂。那个方向上有英军,而法国人对皇家空军企图炸沉法国舰队一事耿耿于怀。所以英国舰只躲在后面,由美国舰只打头阵。艾森豪威尔下达了命令:“希望法国军队不要给我们出难题。如果抵抗,就地歼灭;如果无意抵抗,则向垂直方向打开探照灯,以表示对盟军的友好。”

黑沉沉的夜幕中,舰队小心翼翼地向阿尔及尔港驶去。舰上的盟军士兵焦急地观察着港内法军的反应——欢迎还是拒绝?

直到最后一刻,法军还是犹豫的。在阿尔及尔港的上空,亮起了一片探照灯的光带,探照灯垂直地指向天空,这是友好的表示。但到舰队入港后,法军又开了枪。法国的残山剩水,成了希特勒悬在法国人头上的一把剑,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在阿尔及尔市内,美国公使找到了达尔朗海军上将和法国驻军司令。后者态度很鲜明:站在盟军一边,但要看达尔朗如何定夺。达尔朗态度暧昧,说如果允许盟军登陆,德国就会占领法国全境,这笔买卖对法国太不上算。

由于上峰莫衷一是,法军的抵抗也不死不活。这种抵抗是分散的,无统一部署,打不打几乎由前沿下级军官说了算。阿尔及尔港的法军只进行了轻微抵抗;奥兰港的法国海军则进行了较猛烈的抵抗,使初出茅庐的美军打了个硬仗;正式抵抗发生在卡萨布兰卡,法军甚至出动了飞机。但所有这些抵抗都在几天内平息了。

法国人的犹豫彷徨,使他们在二战中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悲剧。当盟军在法属北非登陆后,希特勒命令德军迅速占领法国全境。这时,艾森豪威尔请达尔朗给土伦军港下命令,让法国舰队迅速冲到北非来。达尔朗满有信心地下了这道命令,而土伦军港却给了他两个字的答复:“放屁!”这俩字尽管粗俗不堪,但十分明确,很说明问题。但转眼之间,当德军包围了土伦军港时,刚刚强硬地拒绝了达尔朗的土伦海军将领,又更强硬地拒绝了德军,他们下令把法国舰队全部凿沉。如此巨大的反差,反映了法国人心态的苍凉,不能不说是性格上的悲剧。

法国舰队是一笔外路财,得到更好,得不到也在情理之中。它的得失与否,都不能影响盟军“火炬作战计划”的下一个目标,它是法国在北非的又一个殖民地:突尼斯。

在整个北非海岸线上,突尼斯是一个突出来的尖尖的角。这个尖尖的角隔着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遥遥相望。下面的话,不管盟军说不说出来,德军统帅部都与盟军统帅部一样明白,突尼斯只是个阶段性目标,或者说是进攻西西里岛的桥头堡。事情到了这一步,“火炬作战计划”的大轮廓已展现无遗,盟军已无须遮掩什么,干脆明操明练了。

但这一轮让希特勒抢先了一步。在慕尼黑的啤酒馆,他和当年那帮闹政变的难兄难弟过足了聊瘾,回到柏林后,醒醒神,感到事情不对,即刻往突尼斯调兵遣将,在很短时间内便往这里塞了25万德意军队。等盟军从阿尔及尔和卡萨布兰卡摆脱出来后,往这个方向下手已经晚了。

突尼斯之战是英美联军头一次大规模协同,到1943年5月,盟军全歼了突尼斯的轴心国部队。下一个目标即是西西里岛。从地图上看,意大利像伸入地中海的高跟鞋,西西里岛像被鞋尖踢出的一块石头。盟军只要踩上这块“石头”,则可以进攻意大利本土。至此,“火炬作战计划”要逐渐进入高潮部分了。进攻西西里的作战计划代号是“赫斯基”。

西西里之战是两个传奇人物的联手戏,他们是阿拉曼战役的英雄蒙哥马利和突尼斯战役的英雄巴顿。前者是英国第8集团军司令,后者是美国第7集团军司令。

1943年7月8日,3000多艘舰船载着盟军离开突尼斯港口,开始横渡突尼斯海峡。它很像一年后的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一次彩排,因此创下了很多“第一次”。

它是盟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两栖作战,也是盟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空降兵,他们是首批到达西西里岛的部队。这种手段德军已驾轻就熟,盟军则是第一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7月10日,盟军发起了第一次滩头登陆作战,它也是战争爆发以来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滩头登陆作战。在这次作战中,盟军还第一次使用了浅水坦克。

由于有这么多“第一次”,同时又是盟军第一次陆海空军作战综合演练,所以协同中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有的是大问题。7月11日,空军同时通知地面部队两件事:一是当夜有2000名空降人员增援,二是当夜德军将要发动空袭。结果地面部队把这两件事搞混了,当载着空降人员的飞机飞来时,被误认为来空袭的德军飞机,一顿猛打,23架运输机被击落,损失了20%的空降人员。此事引起轩然大波,到底谁该对此事负责,直到战后仍在争论不休。

在西西里战役中,希特勒也创造了一个自己的“第一次”,这就是他第一次表现出对德军的“宽宏大度”,守不下去就撤,撤得越干净越好。显然,他知道西西里岛不是一个守得住的地方,因此要求保存有生力量,收缩到意大利大陆,在那里固守。

盟军的主要目标是尽早拿下墨西拿。这是西西里岛东北角的港口,与意大利大陆仅隔一条狭窄的墨西拿海峡。德军的补给全部来自这个港口,人员的进出也通过这个港口。盟军一旦拿下它,德军不仅补给断了,而且后路也断了。对此,双方都认识得清清楚楚,所以盟军从一开始就往岛的东北角压,德军则边阻击边往东北角缩。由于英军的登陆地区距墨西拿近,所以德军主要阻击蒙哥马利,而英国第8集团军进军的墨西拿又有埃特纳火山这一天然屏障。

这样一来,就便宜了巴顿。美国第7集团军登陆仅12天就攻下了巴勒莫。它是西西里岛最大的城市和主要港口。巴顿打这个地方没费什么劲儿,原来德军已有步骤地从海上撤走了。

占领巴勒莫后,巴顿便向最后目标墨西拿猛打了。巴顿的脾气和个性在这个时候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他的军队表现出了令人胆寒的基本特色——速度。他像个马贩子般拽着坦克往前赶,用连续不断的进攻,使后撤的德军来不及组织任何防御。

8月17日,巴顿的先头部队占领了墨西拿,英军随后也赶到了,但他们占领的是一座空城。

盟军实现了占领西西里岛的计划,并在38天的战斗中重创德军3万多人。但德军也实现了自己的计划,在日夜不停的撤退中,从墨西拿这个口子撤到墨西拿海峡对岸4万多人。

从墨西拿海峡的西岸望出去,隔着一道水就是意大利的鞋尖。当重返欧陆的战斗即将开始时,“火炬作战计划”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从英国出发的盟军舰队,目的地是法属北非

从英国出发的盟军舰队,目的地是法属北非

从美国出发的舰队,载有将在北非登陆的特别行动部队

从美国出发的舰队,载有将在北非登陆的特别行动部队

希特勒已预感到情况不对,下令占领法国全境

两支舰队在直布罗陀附近海域会合

盟军在阿尔及尔港登陆

盟军在卡萨布兰卡登陆

盟军在奥兰港登陆

盟军在卡萨布兰卡遇到抵抗,法军出动了飞机

大批军事装备运抵法属北非

大批军事装备运抵法属北非

法国海军自行炸毁了法国舰队

突尼斯战役中的巴顿

1942年11月底,盟军直逼突尼斯比塞大港

1943年2月,盟军在突尼斯设立战区

3月20日,英国第8集团军进攻马雷斯防线

5月7日,盟军攻占比塞大港

5月7日,盟军攻占突尼斯城

突尼斯战役后,盟军建立了控制突尼斯海峡的炮台

相关二战历史

上一篇:灭绝计划 1943年4月

下一篇:城堡计划 1943年7月

声明:火炬计划 1943年7月 资料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