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书库 > 管子 > 正文

第五十三篇 禁藏

书籍:管子作者:管仲 时间:2016-08-24 11:51:43

禁藏於胸脅之內,而禍避於萬里之外,能以此制彼者,唯能以己知人者也。

夫冬日之不濫,非愛在也;夏日之不煬,非愛火也;為不適於身不便於體也。

夫明王不美宮室,非喜小也;不聽鍾鼓,非惡樂也,為其傷於本事而妨於教也;故先慎於己而後彼,官亦慎內而後外,民亦務本而去末;居民於其所樂,事之於其所利,賞之於其所善,罰之於其所惡,信之於其所餘財,功之於其所無誅。

於下無誅者,必誅者也。

有誅者,不必誅者也。

以有刑至無刑者,其法易而民全。

以無刑至有刑者,其刑煩而姦多。

夫先易者後難,先難而後易。

萬物盡然;明王知其然,故必誅而不赦,必賞而不頡者,非喜予而樂其殺也,所以為人致利除害也。

於以養老長弱,完活萬民,莫明焉,夫不法法則治,法者,天下之儀也,所以決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縣命也,故明王慎之,不為親戚故貴易其法,吏不敢以長官威嚴危其命。

民不以珠玉重寶犯其禁。

故主上視法嚴於親戚吏之舉令,敬於師長。

民之承教,重於神寶故法立而不用,刑設而不行也。

夫施功而不鈞,位雖高,為用者少,赦罪而不一,德雖厚,不譽者多。

舉事而不時,力雖盡,其功不成。

刑賞不當,斷斬雖多,其●不禁。

夫公之所加,罪雖重,下無怨氣。

私之所加,賞雖多,上不為歡。

行法不道,眾民不能順。

舉錯不當,眾民不能成。

不攻不備,當今為愚人。

故聖人之制事也,能節宮室,適車輿以實藏,則國必富,位必尊矣。

能適衣服,去玩好以奉本,而用必贍,身必安矣。

能移無益之事,無補之費,通幣行禮,而黨必多,交必親矣。

夫眾人者多營於物,而苦其力,勞其心,故困而不贍,大者以失其國,小者以危其身。

凡人之情,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此貴賤之所同有也。

近之不能勿欲,遠之不能勿忘,人情皆然,而好惡不同,各行所欲,而安危異焉,然後賢不肖之形見也。

夫物有多寡,而情不能等。

事有成敗,而意不能同。

行有進退,而力不能兩也。

故立身於中,養有節。

宮室足以避燥濕,飲食足以和血氣,衣服足以適寒溫,禮儀足以別貴賤。

游虞足以發歡欣,棺槨足以朽骨,衣衾足以朽肉,墳墓足以道記。

不作無補之功,不為無益之事,故意定而不營氣情,氣情不營,則耳目穀。

衣食足,耳目穀,衣食足則侵爭不生,怨怒無有,上下相親,兵刃不用矣;故適身行義,儉約恭敬,其唯無福,禍亦不來矣。

驕傲侈泰,離度絕理,其唯無禍,福亦不至矣;是故君子上觀絕理者,以自恐也。

下觀不及者,以自隱也,故曰:「譽不虛出,而患不獨生;福不擇家,禍不索人。

」此之謂也。

能以所聞瞻察,則事必明矣。

故凡治亂之情,皆道上始,故善者圉之以害,牽之以利。

能利害者,財多而過寡矣。

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

其商人通賈,倍道兼行,夜以續日,千里而不遠者,利在前也。

漁人之入海,海深萬仞,就彼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故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源之下,無所不入焉;故善者勢利之在,而民自美安,不推而往,不引而來,不煩不擾,而民自富。

如鳥之覆卵,無形無聲,而唯見其成。

夫為國之本,得天之時而為經。

得人之心而為紀。

法令為維綱,吏為網罟,什伍以為行列,賞誅為文武,繕農具,當器械,耕農當攻戰,推引銚耨,以當劍戟,被蓑以當鎧鑐,菹笠以當盾櫓,故耕器具則戰器備,農事習則功戰巧矣。

當春三月,萩室熯造,鑽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茲毒也。

舉春祭,塞久禱,以魚為牲,以糱為酒,相召,所以屬親戚也,毋殺畜生,毋拊卵,毋伐木,毋夭英。

毋拊竿,所以息百長也。

賜鰥寡,振孤獨。

貸無種,與無賦。

所以勸弱民。

發五正,赦薄罪,出拘民,解仇讎,所以建時功,施生穀也。

夏賞五德,滿爵祿、頡官位、禮孝弟、復賢力,所以勸功也。

秋行五刑,誅大罪,所以禁淫邪,止盜賊。

冬收五藏,最萬物,所以內作民也。

四時事備,而民功百倍矣;故春仁夏忠,秋急冬閉,順天之時,約地之宜,忠人之和。

故風雨時,五穀實,草木美多,六畜蕃息。

國富兵彊,民材而令行,內無煩擾之政,外無彊敵之患也。

夫動靜順然後和,不失其時然後富,不失其法然後治,故國不虛富,民不虛治;不治而昌,不亂而亡者,自古至今,未嘗有也。

故國多私勇者,其兵弱。

吏多私智者,其法亂。

民多私利者,其國貧。

故德莫若博厚,使民死之。

賞罰莫若必成,使民信之。

夫善牧民者,非以城郭也,輔之以什,司之以伍;伍無非其人,人無非其里,里無非其家,故奔亡者無所匿,頡徙者無所容,不求而約,不召而來,故民無流亡之意,吏無備追之憂;故主政可往於民,民心可繫於主。

夫法之制民也,猶陶之於埴,冶之於金也;故審利害之所在,民之去就,如火之於燥濕,水之於高下。

夫民之所主,衣與食也。

食之所生,水與土也。

所以富民有要,食民有率,率三十畝而足於卒歲,歲兼美惡。

畝取一石,則人有三十石,果蓏素食當十石,糠秕六畜當十石,則人有五十石。

布帛麻絲,旁入奇利,未在其中也。

故國有餘藏,民有餘食。

夫敘鈞者,所以多寡也。

權衡者,所以視重輕也。

戶籍田結者,所以知貧富之不訾也。

故善者必先知其田,乃知其人,田備然後民可足也。

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而謀有功者五:一曰視其所愛,以分其威,一人兩心,其內必衰也。

臣不用,其國可危。

二曰視其陰所憎,厚其貨賂,得情可深。

身內情外,其國可知。

三曰聽其淫樂,以廣其心,遺以竽瑟美人,以塞其內,遺以諂臣文馬,以蔽其外。

外內蔽塞,可以成敗。

四曰必深親之,如典之同生陰內辯士,使圖其計。

內勇士,使高其氣。

內人他國,使倍其約,絕其使,拂其意。

是必士鬥,兩國相敵,必承其獘。

五曰深察其謀,謹其忠臣,揆其所使,令內不信,使有離意。

離氣不能令,必內自賊。

忠臣已死,故政可奪。

此五者,謀功之道也。

 

上一篇:第五十二篇 七主七臣

下一篇:第五十四篇 入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文档

法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