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百科 > 毛泽东

毛泽东

拼音:mao zedonɡ
最后更新时间:2021-09-07 23:55:21

毛泽东简介

【生卒】:1893—1976

 

【介绍】:

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重要职务。

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农民家庭。父亲毛顺生,母亲文七妹。毛泽东6岁即开始在田里劳动,8岁入私塾读书。18岁辍学,一边劳动,一边自学。毛泽东不但喜欢看古典小说,而且爱读时论着作。其中郑观应的《盛世危言》给他很深的启迪,使他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稍后,他读了世界英雄豪杰传,为拿破仑、华盛顿等伟人而振奋,认为中国正需要这样的伟人来图强,愿“以天下为己任”。

1910年冬,毛泽东到长沙求学。时值辛亥革命前一年,毛泽东通过《民主报》了解到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政治纲领,研读之后,异常兴奋,随即写了一篇发表政见的文章,贴在学校大门口,大胆地提出:推翻清王朝,组织新政府,把孙中山从日本召回任总统。此文引起一时轰动。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投笔从戎,加入了长沙的起义军。辛亥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退伍求学。1913年春,进入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他在这里博览古今名着,细研历史地理,经常与好友蔡和森等讨论做人治国之道,探求救国救民之理。毛泽东曾在日记本上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总之,他认为要使中国自主图存,非奋斗不可。为了更广泛地结交朋友,1915年,毛泽东向长沙各学校发出征友启事,署名“二十八画生”。1918年,毛泽东组织了新民学会。不久,毛泽东在师范学校毕业。当时,许多青年学生赴法勤工俭学,他却决定留在国内,旨在从中国的现实中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曾两度赴京,结识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李大钊,会见过陈独秀,聆听过他们的马克思主义宣传,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史》以及所有能搜寻到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的书刊,建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在湖南创办《湘江评论》,成立文化书社,建立俄罗斯研究会,组织留俄勤工俭学,创建共产党小组,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毛泽东代表湖南共产党小组出席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到广州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参加中央领导工作。1924年1月,毛泽东出席国民党改组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后,毛泽东主张联合国民党左派,发动群众,以武力予以回击。同年5月,毛泽东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提出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的思想,组织学员进行军事训练,为党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骨干。11月,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成为着名的农民运动领袖。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召开八七会议,毛泽东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并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会后,毛泽东受党中央的委托,到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9月9日),建立第一支工农革命军,以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中国革命的崭新道路。1928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暴动部队前往井冈山会师,合编工农革命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1930年8月,红一方面军成立,毛泽东任总政委和党的总前委书记。从1930年冬到1931年9月,毛泽东亲自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三次大规模的“围剿”。1931年先后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等职。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被免除指挥权。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被迫实行长征,毛泽东随部行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领导地位,从而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毛泽东指挥红军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于同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准备工作。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召开,毛泽东做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明确提出“建立广泛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强调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做了政治上和理论上的准备。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毛泽东派周恩来叶剑英等赴西安谈判,迫使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毛泽东在做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报告致抗日的条件,初步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毛泽东在做关于抗日战争战略问题的报告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8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提议,通过着名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的路线。毛泽东在会上做了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和军事问题报告。关于两党关系问题,毛泽东强调必须坚持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立场,保持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切不可丧失对蒋介石想通过抗日战争来消灭我党我军的警惕性。关于军事问题,毛泽东指出:全国抗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持久战的结果是中国胜利。按照目前敌情,日本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华北。红军的主要作战地区是晋、察、冀三省之交地区。红军应以创建根据地,钳制与消耗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为当前基本任务。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新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与在平原发展游击战,但着重于山地。会议决定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主席,有11名成员的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导作战。8月25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8集团军)。

1937年8月红军改编后,八路军迅速挥师东进,根据毛泽东的决定准备部署在以恒山山脉为中心的晋察冀绥四省交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但在我八路军日夜兼程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时,沿平绥路西犯之敌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于9月13日占领大同,主力沿同蒲铁路南下,向雁门关、茹越口进攻,另以一部向绥远进攻,敌华北方面军第5师团占领了蔚县、广灵、涞源,并向平型关进犯。9月中旬,敌华北方面军主力沿平汉铁路及其两侧南犯,另以一部沿滏阳河南犯。日军所到之处,国民党节节败退。在此形势下,毛泽东依据战局发展趋势,适时改变我军的战略部署,将原定3个师部署在晋察冀绥四省交界地区的计划,改变为分别依托恒山、管涔山、太行山、吕梁山,向着敌占交通线和中心城市取四面包围的态势,这对八路军摆脱敌之迂回包围,扩大回旋余地,以及各师的相互策应,保持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和迅速实现战略展开,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加深八路军指战员对独立自主山地游击战战略方针的理解,21日,毛泽东又致电八路军总部,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

八路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迅速实施战略展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内和党外一些人轻视游击战争,对抗日游击战争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民党军队的正规战争上。同时,另外还有一些人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思想。“亡国论”者因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严重失利而情绪悲观,认为“再战必亡”。“速胜论”者则幻想依靠外援迅速结束战争。共产党内也有人过高地估计中国的力量,过低地估计日本的力量,存在着盲目轻敌思想。这对抗战十分不利。为了使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坚定持久抗战必胜的信心,毛泽东于1938年5月至6月,先后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两篇重要军事着作,全面阐述中共关于抗日战争的正确军事路线、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而日本是一个小而强的野蛮的帝国主义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敌人占地甚广和战争的持久性发生了。但日本是小国,兵力不足,必然在其占领区中有许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在战役战斗上配合正规军作战,而是在外线即在敌后单独作战,在战略上配合正面友军的正规战。并且由于共产党坚持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参加,因而游击战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不是战术范围的,而是战略范围的。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又科学地预见到持久战将经历的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毛泽东这两篇论着从思想上、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对统一和提高对游击战争战略地位的认识,对全国坚持持久抗战,对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有着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

在毛泽东的正确战略思想指引下,八路军完成在山西的战略展开后,即向整个华北实施战略展开。

当八路军向华北挺进时,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10月12日,分布在南方8个省13个地区的红军和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2月15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东南分局书记、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等,指出: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在目前最有利于发展的地区,还在江苏境内的茅山山脉,即以溧阳、溧水地区为中心向着南京、镇江、丹阳、金坛、宜兴、长兴、广德线上之敌作战,必能建立根据地,扩大新四军基地”。5月4日,毛泽东又指示新四军军部:“在侦察部队出去若干天之后,主力就可准备跟进”,“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还应准备分兵一部进入苏州、镇江、吴淞三角地区去,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

根据毛泽东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各支队陆续开赴华中敌后。

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日军采取“速战速决”的战略,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国民党军广大官兵虽然浴血奋战,但由于其最高当局推行片面抗战路线和消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因而作战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战局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在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实行全面的抗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机场战路线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挺进华北华中敌后,歼敌5.4万人,缴获各种枪1.2万余枝,收复大片国土,创建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晋西南、冀鲁、冀鲁豫、山东、苏南、皖南、皖中、豫东等抗日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敌后战场,牵制了大量日军,有力地支援了正面战场的友军作战,并使自己由出师时的4万人发展到18万余人,对制止日军的进攻,加速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的作用。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在延安机场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无力继续对华实行全面进攻,转而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军事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的战略进攻,改取以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转移其主要兵力打击我党我军,并将重点置于华北。而国民党内部则发生严重分化,汪精卫当上了汉奸,蒋介石逐渐转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断制造反共事件。

针对业已变化的形势,中共中央于9月16日至11月6日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做了《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总结。会议根据毛泽东的报告,确定了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克服困难,准备力量,实行反攻,达到最后驱逐敌人的全面抗战的总任务。确定了坚持游击战和“不放弃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战略方针,确定了巩固华北,发展华中与华南的战略任务。八路军为完成“巩固华北”的战略任务,各部主力向冀中、冀南、冀鲁豫边平原和山东等地区进军。新四军为了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向皖东、豫皖苏边、苏北、豫鄂边等地区进军。华南地区党组织为了完成“发展华南”的战略任务,领导了珠江三角洲、海南岛等地人民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开始到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抗击着58%~62%的侵华日军(不含关东军)和全部伪军,由于我军坚决贯彻党中央、毛泽东的战略方针,不仅粉碎敌人1000人以上至5万人的“扫荡”近100次,作战万余次,歼灭大量日伪军,打退了国民党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而且使自己和抗日根据地获得了大发展,至1940年底,部队发展到50万人,抗日根据地人口达1亿多,成为坚持持久抗战的中坚力量。

1941年至1942年,是敌后抗战严重困难的时期。在这两年间,日本侵略者集中其主力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周围,实行所谓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总力战”,在华北实行“治安强化运动”,进行频繁的大规模的“扫荡”,在华中进行“清乡”。其中1000人以上至1万人的“扫荡”达132次,1万人以上至7万人的“扫荡”达27次。与此同时,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并多次制造反共军事摩擦。在敌伪顽的夹击下,敌后抗日根据地面积缩小,人口由1亿降到5000万以下,八路军、新四军由50万人减至近40万人,干部损失很多,财政经济十分困难。

在两年艰苦斗争中,毛泽东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领导党政军民坚持长期抗战的方针,通过“精兵简政”,精干了主力军,加强了地方武装,促进了广泛群众性游击战争的开展,通过开展整风运动、生产运动,提高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打破了敌人“清乡”,制止了敌人的“蚕食”,挫败了敌人的“治安强化运动”,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和对各抗日根据地的多次军事进攻,并从各方面积蓄了力量,为转入恢复和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1943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在渡过敌后抗战两年困难后陆续得以恢复和发展。敌后解放区不仅粉碎了敌之“扫荡”、“清乡”,制止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而且开始对敌军采取攻势作战,实行局部反攻。1944年12月15日,毛泽东发表《1945年的任务》的演说,明确指出解放区军民的首要任务是“消灭敌伪,扩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朱德、贺龙在延安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发起春季攻势。

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朱德、贺龙在延安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这是指导全国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纲领。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1945年夏,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发展到90万人,八路军、新四军展开了夏季攻势。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毛泽东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八年抗战,在毛泽东、党中央的正确指导下,我军与敌军共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7万余人,歼灭伪军118.6万余人,解放国土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1.2亿,解放区遍布19个省区,我军由战争开始时的5万人发展到120万人,民兵达260余万人。抗日战争的胜利为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解放战争开始后,毛泽东指挥人民解放军,经过四年的浴血奋战,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长期担任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职务,包括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兼国防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等,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在北京病逝。

毛泽东相关知识链接

二战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