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吧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故事 > 正文

接生婆为狐接生

来源:史记吧时间:2016-12-30 13:13:16

从前,在高苑城东南十里的一个小村子里有一个接生婆。接生婆的丈夫早年去世,撇下她和一个六岁的儿子,没想到五年后儿子也死了,剩下她孤身一人。人人都说她是苦命人,但村子里她心眼最好,不管酷暑隆冬,不分白天黑夜,不管穷人富人,谁家要添小宝宝,她是有请必到,有求必应。因此,人人都尊称她为“接生妈”。

有一年冬日深夜,天上飘着鹅毛大雪,一辆三套骡马车停在了接生婆的家门口,从车子里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年纪大约四十多岁,中等个子,身穿半新的蓝色棉衣裤,头裹深蓝色裹巾,利利落落的样子,只是臀显得略大。

赶车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小青年,身穿土黄色的棉衣裤,头戴土黄色的皮帽子,他的臀部也略大。

只见那位妇女急急敲门,大声叫道:“大嫂,快开门,有急事!”

正在睡梦中的接生婆听到敲门声,一骨碌坐起来,她知道半夜三更叫门,必是有人要添喜。她赶紧点着了油灯,敲门声求叫声又传来:“大嫂,快开门,有急事啊!”这时接生婆已穿好衣服,她提着避风灯笼,开门一看,一位妇女跪在半尺厚的雪中。接生婆连忙扶起那妇女,一看并不认识,就问道:“你们是那村的?请问姓什么?先来屋里取取暖吧。”那女人说:“不瞒大嫂说,我们是崔姑茔的,敝姓崔,无名崔氏。我的独生女儿快要分娩,听说您医道高明,慕名而来,因为路途遥远,不便避寒,请快上车吧。”

白狐

白狐

接生婆一看大雪天来人满脸是汗,知道事情紧急,没有多想,就跟着上了车。赶车的后生扬起鞭子,“啪”地一甩,骡马飞跑起来。

出了村,接生婆才感到事情有些蹊跷,她从车窗缝隙向外看去,只见三套骡马车早已离开大路向一片荒野冲去,耳边风声呼呼作响,简直是腾云驾雾。接生婆头皮发麻,心里隐隐有点害怕,坐在一旁的妇女见她面有惧色,关心地问道:“大嫂,冷吗?”

接生婆颤声回答:“不冷,这车太快,我有些发晕。”

妇女便喊了声赶车的后生,车立刻慢了下来,耳边的风声也听不到了。可一会儿工夫,风声又呼呼作响起来。这时接生婆看清楚了,车不在路上跑,而是在草顶上、大树旁和小树梢上飞腾。接生婆心里嘀咕:不管怎样,听天由命吧!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只听后生说:

“到了!”那妇女便慌忙扶接生婆下车,向一座宽阔的大宅院走去。

那妇女将接生婆领到堂屋,只见堂屋里的火盆火势熊熊。一小奴端来了香茶,不大工夫,又一小奴端来热气腾腾的面条,上面盖着荷包蛋。妇女陪接生婆吃了热面条,寒气退尽,便将接生婆领进产房。只见产妇正躺在炕上,疼得翻来覆去地滚动着、呻吟着。这时接生婆用手在产妇腹腔正中摸了一下,说胎位正常,又在腹部左右和上部,轻微地施加压力帮助分娩。一会儿,听到呱呱的哭声,胎儿降生了。

接生婆要离开产妇,那妇女说:“我们家族的女子,一生都是四胎。”接生婆听了很是吃惊。

当接生婆接生完了,略一斜身的时候,不料产妇压在身下的粗尾巴露了出来。接生婆更加惊疑,知道接生的不是人,而是狐。

这时,一小奴端来了水,拿来了毛巾,让接生婆洗了手、脸。那妇女又问道:“大嫂,分娩后,如何补养身子?”接生婆郑重地吩咐:

“先熬小米粥和红糖水一碗,再加煮好的七个鸡蛋,一并吃下,这叫定心饭,产妇吃下就不会心慌心跳。”停了一会儿,接生婆又告诉那妇女:“小米和鸡蛋再佐以红糖是产妇补养的主要食品。肚冷,多吃姜片加鸡蛋;如胎儿奶汁不够,可多吃肥肉、大油;其他可多吃蔬菜。在出月子之前,切记不吃生冷,不 行 房 事。”

妇女命小奴一一记下。

这时,天快亮了,接生婆要回去,主人还是用原来的三套骡马车将接生婆送回去。

到家后,接生婆开了门,要让他们进屋取暖时,人和车早已无影无踪了。

一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屋外风雪交加,家家户户已进入梦乡。接生婆刚给本村的春燕接生回来,正守着火盆取暖,忽听门外嘭嘭的敲门声。是谁呢?接生婆细数了一遍,这村再也没有该分娩的了。难道又是外村的!这时她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月前的那一幕。

“嘭嘭嘭”,敲门声又响起来。她只好点起灯笼,开门,可门外并无一人,只见大门的上门框上挂着一头杀好了的囫囵大猪,上面用绳捆一小盒,并附一小纸条。接生婆知道这是有人送来了礼物。接生婆把礼物搬回屋,只见纸条上写道:

接生婆:
感谢您雪夜冒寒,为我独生女儿接生,现四子蹦蹦跳跳,健康活泼。特送薄礼一宗,以表谢意,望笑纳。
来自崔姑茔狐族

 崔氏接生婆又打开小木盒一看:白花花纹银五十两。这一夜,接生婆久久不能入睡,没想到狐族里也有这么讲情谊的。

上一篇:白果和尚

下一篇:黉山的传说—财迷寻宝

标签:淄博民间故事
故事:
声明:接生婆为狐接生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信息